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对于教学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对于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课堂话语 | 第16页 |
·教师话语 | 第16-22页 |
·教师话语的定义 | 第16页 |
·教师话语的结构 | 第16-18页 |
·教师话语的功能 | 第18-19页 |
·教学功能 | 第18页 |
·示范功能 | 第18页 |
·提问功能 | 第18-19页 |
·互动功能 | 第19页 |
·反馈功能 | 第19页 |
·教师话语的特征 | 第19-22页 |
·功能特征 | 第19-20页 |
·话语量 | 第19-20页 |
·教师提问 | 第20页 |
·反馈 | 第20页 |
·形式特征 | 第20-22页 |
·语速 | 第21页 |
·句法特征 | 第21页 |
·重复 | 第21-22页 |
·教师话语输入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2-25页 |
·国外研究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 | 第24-25页 |
·高级英语 | 第25-26页 |
·特点 | 第25-26页 |
·教学意义 | 第26页 |
·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 的输入假说 | 第26-27页 |
·Long 的交互假说 | 第27页 |
·Swain 的可理解输出假设与二语习得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研究问题和方法 | 第29-38页 |
·研究问题 | 第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课堂观察和现场录音 | 第30页 |
·问卷调查 | 第30页 |
·数据整理和分析 | 第30-38页 |
·教师课堂话语量(Teacher talk time)和学生课堂话语量(Students talk time) | 第30-32页 |
·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和参考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 ) | 第32-33页 |
·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消极反馈(Negative feedback) | 第33-34页 |
·语速(Rate of speech) | 第34页 |
·句子特征 | 第34-36页 |
·从句(Subordinate clause)和简单句(Simple sentence) | 第35页 |
·句子种类 | 第35-36页 |
·自我重复(Self-repetition)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讨论及对教学的启示 | 第38-50页 |
·高级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输入特点 | 第38-47页 |
·话语量 | 第38-39页 |
·教师提问 | 第39-41页 |
·反馈 | 第41-44页 |
·语速 | 第44页 |
·句型结构 | 第44-46页 |
·从句和简单句 | 第44-45页 |
·句子种类 | 第45-46页 |
·自我重复 | 第46-47页 |
·高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 | 第47-50页 |
·话语量策略 | 第47页 |
·教师提问策略 | 第47-48页 |
·反馈策略 | 第48页 |
·语速策略 | 第48-49页 |
·句型结构策略 | 第49页 |
·自我重复策略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73页 |
附录 1 | 第56-68页 |
附录 2 | 第68-70页 |
附录 3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