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信息素养已成为新世纪人们的基本生存能力 | 第11页 |
| ·我国高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 | 第11-12页 |
|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责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理论探讨 | 第14页 |
| ·档案袋设计 | 第14页 |
| ·实践检验 | 第14-16页 |
| 2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 第16-30页 |
| ·理论指导 | 第16-18页 |
|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 第18-23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信息素养能力评估方法 | 第23-28页 |
| ·国内研究与实践 | 第23-25页 |
| ·国外研究与实践 | 第25-28页 |
| ·国内外信息素养能力评估现状总结 | 第28-30页 |
| 3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方法设计 | 第30-60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概述与介绍 | 第30-36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概念 | 第30-31页 |
| ·档案袋评估方法特征总结 | 第31-33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步骤与结构 | 第33-35页 |
| ·档案袋评价于信息素养评估的意义与价值 | 第35-36页 |
| ·基于档案袋评价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践 | 第36-60页 |
| ·评价对象 | 第36页 |
| ·评价目的 | 第36-41页 |
| ·评价主体 | 第41-42页 |
| ·评价内容 | 第42-54页 |
| ·评价标准 | 第54-60页 |
| 4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方法实践与反馈 | 第60-81页 |
| ·档案袋评价结果的反馈 | 第60-61页 |
| ·信度 | 第60-61页 |
| ·效度 | 第61页 |
| ·可行性 | 第61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实证分析 | 第61-71页 |
| ·信度分析 | 第62-64页 |
| ·效度分析 | 第64-68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68-71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与其余评价方法的异同 | 第71-76页 |
| ·与标准化客观测评比较 | 第71-72页 |
| ·与一般课堂练习比较 | 第72-74页 |
| ·学生对档案袋评价方法的反馈 | 第74-76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改进与调整 | 第76-81页 |
| ·制定更详细的评价规则 | 第76-77页 |
| ·增强对信息意识及信息伦理的考察 | 第77-80页 |
| ·增强对学生档案袋记录的反馈 | 第80-81页 |
| 5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方法使用的思考与展望 | 第81-85页 |
| ·结论与成果 | 第81-83页 |
|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及方式的设计 | 第81-82页 |
|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内容的完整体系与内容 | 第82页 |
| ·信息素养能力档案袋评价方法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检验 | 第82-83页 |
| ·不足与改进 | 第83-85页 |
|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基础性工作的缺失 | 第83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课程实践过程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 第83-84页 |
|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普适性需要进一步检验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附录 | 第87-97页 |
| 附录 1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体系 | 第87-93页 |
| 附录 2 档案袋记录 4 外文资源检索与获取 | 第93-95页 |
| 附录 3 档案袋记录 9 信息分析与应用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