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模糊控制理论的自适应方法探讨 | 第11页 |
·模糊推理方法决策 | 第11页 |
·模糊系统的辨识方法 | 第11-12页 |
·模糊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12页 |
·模糊系统的实现方法 | 第12页 |
·预测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模型的方案设计 | 第15-20页 |
·PWM 逆变系统总体结构 | 第15-17页 |
·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17-18页 |
·控制算法的结构描述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模糊控制算法 | 第20-29页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20-21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1-24页 |
·输入量的模糊化 | 第21-23页 |
·确定论域 | 第21-22页 |
·模糊化 | 第22-23页 |
·建立模糊化规则 | 第23页 |
·解模糊 | 第23-24页 |
·模糊辨识方法 | 第24-28页 |
·T-S 模糊模型 | 第25页 |
·前提参数辨识 | 第25-26页 |
·前提结构的辨识 | 第26-27页 |
·结论参数的辨识 | 第27-28页 |
·结论结构的辨识 | 第28页 |
·模糊 C 划分方法介绍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页 |
第四章 预测控制算法 | 第29-41页 |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预测模型 | 第30-31页 |
·滚动优化 | 第31-32页 |
·性能指标函数 | 第31页 |
·预测输出结果 | 第31-32页 |
·获得最优控制率 | 第32页 |
·在线校正 | 第32-33页 |
·丢番图(Diophantine)方程的求解 | 第33-34页 |
·预测控制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34-40页 |
·传递函数的求解 | 第35-37页 |
·预测控制内模结构推导及描述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模糊预测控制技术在 PWM 逆变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1-55页 |
·建立实验平台 | 第41-42页 |
·建立 T-S 模糊模型 | 第42-43页 |
·广义预测控制 | 第43-45页 |
·仿真条件与实现 | 第45-51页 |
·预测控制时参数确定标准 | 第45-46页 |
·采样周期 | 第45页 |
·最大预测时域长度 | 第45页 |
·最小预测时域长度 | 第45-46页 |
·控制时域长度 | 第46页 |
·加权系数 | 第46页 |
·柔化因子 | 第46页 |
·软件仿真与分析 | 第46-51页 |
·确定预测时域长度和控制时域长度 | 第46-48页 |
·遗忘因子的确定 | 第48-49页 |
·柔化因子的确定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