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岗位薪点工资制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7-9页 |
第二章 薪酬管理理论 | 第9-14页 |
·薪酬的释义 | 第9页 |
·薪酬的构成 | 第9-10页 |
·关于薪酬分类的思考 | 第10-11页 |
·竞争性薪酬与非竞争性薪酬 | 第10页 |
·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 | 第10-11页 |
·工资定义及有关工资的几组概念 | 第11-12页 |
·工资的定义 | 第11-12页 |
·实物工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 第12页 |
·工资率、应得工资与实得工资 | 第12页 |
·工资制度比较 | 第12-14页 |
·年资型工资制 | 第12-13页 |
·职能型工资制 | 第13页 |
·多元型工资制 | 第13页 |
·岗位型工资制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构建 | 第14-25页 |
·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14-16页 |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若干重要问题决策 | 第16-25页 |
·薪酬体系的决策 | 第16-17页 |
·薪酬水平的决策 | 第17-21页 |
·薪酬结构的决策 | 第21-23页 |
·工资表现形式的决策 | 第23-24页 |
·薪酬实施对象的决策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岗位评价体系设计 | 第25-32页 |
·岗位评价体系设计的假设条件 | 第25-26页 |
·岗位评价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岗位排序法 | 第26页 |
·岗位分类法 | 第26页 |
·因素比较法 | 第26-27页 |
·因素计点法 | 第27页 |
·岗位评价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国有企业岗位评价体系设计 | 第28-32页 |
·国有企业岗位评价基本要素 | 第28-29页 |
·将岗位评价四大基本要素细分为若干子要素 | 第29-30页 |
·确定各子要素配点 | 第30-31页 |
·对各子要素分级定义 | 第31页 |
·形成岗位评价模型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岗位薪点工资体系设计步骤 | 第32-43页 |
·基础准备工作 | 第32-33页 |
·组织结构优化与岗位清理 | 第32页 |
·定员定编 | 第32页 |
·工作分析 | 第32-33页 |
·岗位评价 | 第33-35页 |
·岗位评价体系设计 | 第33页 |
·岗位评价组织实施 | 第33-34页 |
·初步形成岗位归级方案 | 第34页 |
·岗位归级方案的确定 | 第34-35页 |
·薪点工资设计 | 第35-40页 |
·薪点工资标准设计 | 第35-37页 |
·岗位(薪点)工资设计 | 第37-38页 |
·绩效(薪点)工资设计 | 第38-40页 |
·辅助工资模块设计 | 第40-43页 |
·基本工资设计 | 第40页 |
·年功工资设计 | 第40-42页 |
·津补贴设计 | 第42页 |
·专项奖金设计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岗位薪点工资制的实施 | 第43-46页 |
·工资制度实施的保障工作 | 第43-44页 |
·工资总额保障 | 第43页 |
·工资制度的宣传 | 第43-44页 |
·部门试点、逐步实施 | 第44页 |
·保留工资在工资制度过渡实施中的应用 | 第44-46页 |
·保留工资的概念及形成 | 第44页 |
·保留工资的应用 | 第44-46页 |
第七章 国有企业岗位薪点工资的完善与探索 | 第46-49页 |
·多种分配方式的应用 | 第46-47页 |
·领导班子实行年薪制 | 第46页 |
·常规岗位实行市场协议工资制 | 第46-47页 |
·系统构建 | 第47-48页 |
·基础工作的修正与完善 | 第47页 |
·绩效考核制度的配套实施 | 第47页 |
·竞聘制度的配套实施 | 第47-48页 |
·其它激励方式的探索 | 第48-49页 |
·有弹性、可选择的福利制度 | 第48页 |
·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 | 第48页 |
·为员工创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