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孟子》连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一、选题价值意义第8-9页
 二、课题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一章 关于连词的几个问题第11-22页
 第一节 关于连词的定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关于连词与介词的区分问题第12-15页
  一、前人关于连词与介词的区分第12-14页
  二、本文所采用的连词与介词的区分标准第14-15页
 第三节 连词的典型与非典型成员第15-18页
  一、连词划分的相对性第15-17页
  二、连词的典型与非典型成员第17-18页
 第四节 关于连词的内部划分问题第18-22页
  一、关于连词分类标准的讨论第18-19页
  二、本文所采用的连词分类标准第19-22页
第二章 《孟子》连词的量化统计第22-31页
 第一节 代表性虚词字典所收的连词第22-23页
 第二节 《孟子》中的单音连词第23-28页
 第三节 《孟子》中的复音连词第28-31页
第三章 《孟子》单音连词的语法分类第31-48页
 第一节 按连接位置划分第31-36页
  一、处于对称连接结构中的连词第31-33页
  二、处于非对称连接结构中的连词第33-35页
  三、既可处于对称又可处于非对称连接结构中的连词第35-36页
 第二节 按连接对象划分第36-48页
  一、按连接对象划分对称连接结构中的连词第36-45页
  二、按连接对象划分非对称连接结构中的连词第45-48页
第四章 《孟子》单音连词的语义分析第48-57页
 第一节 并列、承接、因果、递进、转折连词第48-53页
  一、并列连词第48-49页
  二、承接连词第49页
  三、因果连词第49-51页
  四、递进连词第51-52页
  五、转折连词第52-53页
 第二节 假设、选择、让步、目的、修饰连词第53-57页
  一、假设连词第53-54页
  二、选择连词第54-55页
  三、让步连词第55页
  四、目的连词第55-56页
  五、修饰连词第56-57页
第五章 《孟子》复音连词的语法分类与语义分析第57-63页
 第一节 个案分析(上)第57-60页
  一、“而后”第57-58页
  二、“(而)况(于)”第58页
  三、“况乎”第58-59页
  四、“然而”第59页
  五、“然后”第59-60页
  六、“然则”第60页
  七、“然且”第60页
  八、“乃若”第60页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下)第60-63页
  一、“若夫”第60-61页
  二、“是以”第61页
  三、“是故”第61页
  四、“以至”第61-62页
  五、“至于”第62页
  六、“苟为”第62页
  七、“今有”第62页
  八、“如使”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5页
附表一第65-66页
附表二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绘画之视觉符号形态简析
下一篇:重庆市渝中区国税局税收征管流程再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