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顾客满意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一、顾客满意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一) 国外对顾客满意理论的研究和运用 | 第15-16页 |
(二) 我国对顾客满意理论的研究和运用 | 第16页 |
二、顾客满意的内涵 | 第16-20页 |
(一) 对“顾客满意”定义的探讨 | 第16-18页 |
(二) 顾客满意的特性 | 第18-19页 |
(三) 顾客满意的构成 | 第19-20页 |
三、顾客满意度测评 | 第20-23页 |
(一) 顾客满意度测评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二) 顾客满意度的测评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理论分析 | 第23-35页 |
一、高校人才培养运用顾客满意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3-26页 |
(一) 高校人才培养运用顾客满意理论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二) 高校人才培养运用顾客满意理论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二、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内涵 | 第26-31页 |
(一) 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含义 | 第26-29页 |
(二) 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特性 | 第29-30页 |
(三) 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构成 | 第30-31页 |
三、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的相关理论模型 | 第31-35页 |
(一) 可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和全面质量模型 | 第31-32页 |
(二)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第32-35页 |
第三章 高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实证研究 | 第35-54页 |
一、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5-39页 |
(一) 问卷调查法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37页 |
(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 | 第37-39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50页 |
(一)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 | 第39-45页 |
(二) 毕业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感知质量的分析 | 第45-48页 |
(三) 差异性分析 | 第48-50页 |
三、讨论与结论 | 第50-54页 |
(一) 讨论 | 第50-52页 |
(二)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4-61页 |
一、宏观层面 | 第54-55页 |
(一) 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 | 第54-55页 |
(二) 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第55页 |
二、微观层面 | 第55-61页 |
(一)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 第55-56页 |
(二)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平衡发展 | 第56-58页 |
(三) 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全面综合考核学生 | 第58-59页 |
(四)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 | 第59页 |
(五) 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页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74页 |
附录A-1 河北省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 | 第65-68页 |
附录A-2 河北省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毕业生卷) | 第68-71页 |
附录B-1 用人单位的满意情况和期望情况统计表 | 第71-72页 |
附录B-2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统计表 | 第72-73页 |
附录B-3 毕业生感知质量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 第73页 |
附录B-4 毕业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统计表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