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

焦循《孟子正义》训诂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焦循《孟子正义》概述第13-17页
 一、作者焦循简介第13页
 二、《孟子正义》简介第13-14页
 三、《孟子正义》的注疏体例第14-17页
第二章 《孟子正义》的训诂方法第17-45页
 一、求义的方法第17-33页
  (一) 以形索义第17-20页
   1、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训释词义第17-18页
   2、根据本义,通过引申来揭示被释词的语义指向第18-20页
  (二) 因声求义第20-25页
   1、用读音相同的字解释被释词以求义第21-22页
   2、用读音相近的字解释被释词以求义第22-25页
  (三) 因文定义第25-33页
   1、根据上下文的语用语境求义第25-27页
   2、根据语法的语用语境求义第27-30页
   3、根据修辞的语用语境求义第30-33页
 二、证义的方法第33-42页
  (一) 以义证义第33-37页
   1、同训互证第34-36页
   2、校勘文献以比较互证第36-37页
  (二) 以声证义第37-38页
  (三) 异文证义第38-40页
  (四) 用方言俗语证义第40-41页
  (五) 以名物或事实证义第41-42页
 三、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孟子正义》的训诂特点第45-61页
 一、广征博采,兼收并蓄第45-47页
 二、注重考据,辅以义理第47-49页
 三、实事求是,不主一家第49-51页
 四、在继承赵注的基础上对“疏不破注”成法的突破第51-61页
第四章 《孟子正义》在训诂上的缺陷第61-71页
 一、《孟子正义》的不足之处第61-62页
 二、《孟子正义》的不当之处第62-69页
 三、小结第69-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78页
个人简历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效应研究
下一篇: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遗传转化甘蔗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