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武宁打鼓歌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1章 打鼓歌概况 | 第6-10页 |
·打鼓歌历史溯源 | 第6-7页 |
·打鼓歌表演形式 | 第7-10页 |
第2章 打鼓歌音乐形态分析 | 第10-29页 |
·旋法特征 | 第10页 |
·调式音阶 | 第10-15页 |
·使用乐器及鼓点特征 | 第15-16页 |
·曲式结构 | 第16-29页 |
第3章 打鼓歌歌词研究 | 第29-42页 |
·内容题材 | 第29页 |
·结构特征 | 第29-30页 |
·衬词和衬腔 | 第30-34页 |
·衬词 | 第30-31页 |
·衬腔 | 第31-34页 |
·音乐与方言的结合 | 第34-42页 |
第4章 打鼓歌的社会功能 | 第42-44页 |
1. 鼓舞劳动、调节精力、提神解闷、解除疲劳 | 第42页 |
2. 自娱自乐、情感交流 | 第42页 |
3. 原始宗教意识的体现 | 第42-43页 |
4. 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 第43-44页 |
第5章 与湖北通山挖山鼓的比较 | 第44-57页 |
·历史渊源、地理关系简述 | 第44-45页 |
·对湖北通山挖山鼓的简介 | 第44-45页 |
·二者比较 | 第45-57页 |
·整体结构 | 第45页 |
·节拍 | 第45-46页 |
·曲体结构 | 第46-49页 |
·衬词、衬腔 | 第49-54页 |
·旋律音程 | 第54-55页 |
·调式、音阶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