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保鲜冰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1页 |
第一节 我国的虾类资源 | 第9-10页 |
第二节 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虾类防黑保鲜技术的研究 | 第12-19页 |
一、虾体黑变的机理 | 第12-13页 |
二、虾体防黑变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三、亚硫酸盐的研究 | 第15-19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南美白对虾和红虾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第21-24页 |
第一节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一、仪器 | 第21页 |
二、试剂 | 第21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22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一、虾体生物学测定及含肉率分析 | 第22-23页 |
二、南美白对虾和红虾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第2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SO_2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日本国标法(蒸馏-碱滴定法) | 第24-28页 |
一、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二、样品处理 | 第25页 |
三、空白试液的调制 | 第25-27页 |
四、测定方法 | 第27页 |
五、准确度试验 | 第27页 |
六、精密度试验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日本国标法(蒸馏-比色法) | 第28-30页 |
一、样品的处理 | 第28页 |
二、空白试剂的调制 | 第28页 |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四、测定方法 | 第29页 |
五、工作曲线 | 第29页 |
六、定量 | 第29-30页 |
七、准确度试验 | 第30页 |
八、精密度试验 | 第30页 |
第三节 中国国标第二法(蒸馏法) | 第30-33页 |
一、仪器和试剂 | 第31页 |
二、样品处理 | 第31页 |
三、测定 | 第31-32页 |
四、准确度试验 | 第32页 |
五、精密度试验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虾保鲜冰制备工艺研究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第35页 |
一、分散剂溶解 | 第35页 |
二、保鲜剂溶解 | 第35页 |
三、静置 | 第35页 |
四、冻结 | 第35页 |
五、打碎 | 第35页 |
第三节 保鲜剂的纯度测定 | 第35-36页 |
一、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二、计算 | 第36页 |
三、测定结果 | 第36页 |
第四节 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评定 | 第36-41页 |
一、分散剂对虾保鲜冰分散效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二、保鲜剂浓度对虾保鲜冰分散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三、分散剂浓度对虾保鲜冰分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四、虾保鲜冰成分的优化 | 第39-41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虾保鲜冰保鲜效果研究 | 第42-58页 |
第一节 虾保鲜冰的保鲜效果评价 | 第42-44页 |
一、实验原料 | 第42-43页 |
二、仪器设备 | 第43页 |
三、试剂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一、虾保鲜冰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评价试验 | 第44页 |
二、虾保鲜冰应用于海捕红虾的保鲜效果评价试验 | 第44页 |
三、检测方法 | 第44-4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一、感官评定 | 第47-49页 |
二、微生物检测 | 第49-51页 |
三、总挥发性盐基氮 | 第51-52页 |
四、肌肉pH值 | 第52-53页 |
五、K值 | 第53-54页 |
六、SO_2残留测定 | 第54-5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