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市场里的经营者--一种“关系”的分析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11页 |
(一) 偶然遇到的老乡 | 第7-9页 |
(二) “亲戚带亲戚” | 第9-10页 |
(三) 来自不同的地区,选择同一个城市 | 第10-11页 |
二、中国电脑市场的发展 | 第11-15页 |
(一) 中国电脑产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二) 电脑卖场的出现 | 第12-13页 |
(三) 新世纪电脑城的出现 | 第13-15页 |
三、研究假设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一) 访问法 | 第17-18页 |
(二) 问卷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3页 |
一、关于理性的学说 | 第20-23页 |
(一) 经济学中的理性 | 第20页 |
(二) 哲学中的理性 | 第20-21页 |
(三) 社会学中的理性 | 第21页 |
(四) 对于理性行动的研究 | 第21-23页 |
二、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一) 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 | 第23-24页 |
(二) 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第24-26页 |
三、中国社会的性质 | 第26-29页 |
(一) 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 | 第26-27页 |
(二) 宗族和家的变化 | 第27-28页 |
(三) 宗族对家族企业的影响 | 第28页 |
(四) 先赋关系对农民工的影响 | 第28-29页 |
四、关于市场的研究 | 第29-33页 |
第三章 电脑城的本省经营者 | 第33-37页 |
一、本土经营者的经营类别和特点 | 第33页 |
二、朋友的带动 | 第33-34页 |
(一) 笔记本电脑经销商 | 第33-34页 |
(二) 数码产品经营者 | 第34页 |
三、自致地位的获得 | 第34-35页 |
四、唯一的本土总代理 | 第35-36页 |
五、他们选择昆明的原因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电脑城的外省经营者 | 第37-45页 |
一、亲属网络的帮助 | 第37-40页 |
(一) 亲戚在昆明 | 第37-38页 |
(二) 亲属的无偿帮助 | 第38-40页 |
1、亲妹妹的帮助 | 第38-39页 |
2、浙江鼠标垫批发商 | 第39-40页 |
二、亲属网络的制约 | 第40-45页 |
(一) 亲属关系的变化 | 第40-41页 |
(二) 避免竞争 | 第41-45页 |
1、浙江外设经销商 | 第41页 |
2、电脑桌经销商 | 第41-43页 |
3、东北外设总代理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不同的关系 | 第45-54页 |
一、“差序格局” | 第45-51页 |
(一) C大姐的独立经营 | 第45-48页 |
1、从打工到创业 | 第45-46页 |
2、差别对待 | 第46-48页 |
(二) A大哥夫妇俩从成都到昆明 | 第48-51页 |
1、被动中的主动 | 第48-51页 |
2、不同的待遇 | 第51页 |
二、性别的差异 | 第51-54页 |
(一) C大姐的堂姐 | 第51-52页 |
(二) A大哥的大堂哥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思考 | 第54-56页 |
附录 本论文研究所需要的问卷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