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背景分析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基本研究创新点,难点和可行性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一、并购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一) 企业并购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协同效应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二、并购协同效应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第19-22页 |
(一) 经营协同效应 | 第20页 |
(二) 管理协同效应 | 第20-21页 |
(三) 财务协同效应 | 第21-22页 |
三、并购协同效应来源分析及其计算模型探究 | 第22-26页 |
(一) 并购协同效应来源分析 | 第22-24页 |
(二) 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四、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第27-43页 |
一、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分析 | 第27-32页 |
(一) 并购财务协同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27-28页 |
(二) 并购财务协同效应及其实现 | 第28-32页 |
二、财务协同效应的反思 | 第32-35页 |
(一) 修订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二) 修订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三、财务协同效应的内涵扩展-财务风险的引入 | 第35-42页 |
(一) 财务风险概论 | 第35-38页 |
(二) 新财务协同效应概念框架 | 第38-40页 |
(三) 财务协同效应中的财务风险系数分析 | 第40-42页 |
四、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财务协同效应的具体案例分析 | 第43-55页 |
一、收购背景 | 第43-44页 |
二、收购前双方概况 | 第44-46页 |
(一) 太极集团收购前的财务概况 | 第45-46页 |
(二) 西南药业被收购前的财务概况 | 第46页 |
三、收购过程 | 第46-47页 |
四、财务协同效应的具体分析 | 第47-54页 |
(一) 实现业务互补性强强联合 | 第47-48页 |
(二) 不考虑出价因素的财务协同效应的分析 | 第48-49页 |
(三) 考虑出价因素的财务协同效应的分析 | 第49-54页 |
五、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加强及财务风险防控展望 | 第55-74页 |
一、我国财务协同效应及财务风险防控缺陷 | 第55-57页 |
二、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剖析 | 第57-64页 |
(一) 关于我国并购价格的分析 | 第57-60页 |
(二)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60-62页 |
(三) 支付方式选择 | 第62-64页 |
三、建议和措施 | 第64-74页 |
(一) 并购价格执行建议 | 第65-67页 |
(二)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 第67-71页 |
(三) 实现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 第71页 |
(四)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 第71-72页 |
(五) 大力推动投资银行的发展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即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