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言:研究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第1-2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资本的特殊产权的特殊激励 | 第8-22页 |
(二) 明确人力资本产权,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产权应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 | 第22-25页 |
(三) 本文的方法、逻辑框架、资料收集方法和创新 | 第25-27页 |
二、 西方人力资本与实践的回顾 | 第27-37页 |
(一) 理论缘起和发展 | 第27-30页 |
(二) 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 第30-37页 |
三、 公司治理的理论:综述与批判 | 第37-75页 |
(一) 为什么会有企业? | 第37-44页 |
(二) 公司治理的概念和缘起 | 第44-48页 |
(三) 从国际公司治理模式看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和对人力资本的日益重视 | 第48-53页 |
(四) 相关利益人理论:公司目标的拓展和治理外延的扩大 | 第53-59页 |
(五)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双重治理并重 | 第59-75页 |
四、 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 | 第75-91页 |
(一) 美国、日本、德国公司治理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 | 第75-78页 |
(二) 路径依赖:我国国有企业工人、经营者在企业治理中作用的历史考察 | 第78-85页 |
(三)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85-89页 |
(四)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引入人力资本的优点: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解决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存问题 | 第89-91页 |
五、 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的对策思考 | 第91-131页 |
(一) 人力资本优先投资,合理培配置 | 第91-94页 |
(二) 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个人治理走向机构治理,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单独治理走向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共同治理 | 第94-97页 |
(三) 人力资本存量及其价值的衡量 | 第97-112页 |
(四) 人力资本形式化的设想——大力发展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职工持股制 | 第112-121页 |
(五) 企业股权结构及其变动——动态治理 | 第121-124页 |
(六) 收入分配上的差别与长远税收制度设计 | 第124-127页 |
(七) 及时进行相关法律的调整,为人力资本引入国有企业扫除法律障碍 | 第127-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后记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