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4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减振降噪措施的研究 | 第9-19页 |
| ·振源强度控制 | 第9-18页 |
| ·传播路径控制 | 第18页 |
| ·受保护建筑物控制 | 第18-19页 |
| ·浮置板轨道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动力响应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 ·数值解研究 | 第20-22页 |
| ·试验研究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浮置板轨道结构隔振机理和设计准则 | 第24-34页 |
| ·浮置板轨道结构的特点 | 第24页 |
| ·浮置板轨道结构的种类 | 第24-28页 |
| ·橡胶支座浮置板轨道 | 第24-26页 |
|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 第26-27页 |
| ·纵向浮置板轨道 | 第27-28页 |
| ·浮置板轨道结构的隔振机理 | 第28-32页 |
| ·隔振机理 | 第28页 |
| ·隔振器的设计原理 | 第28-29页 |
| ·隔振器主要设计曲线 | 第29-32页 |
| ·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步骤 | 第32-34页 |
| ·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 ·主要设计步骤 | 第33-34页 |
| 3 基于双层Euler-Bernoulli梁理论的浮置板轨道动力分析 | 第34-53页 |
| ·动力分析模型 | 第34-40页 |
| ·钢轨模型 | 第34-35页 |
| ·连续弹性基础梁模型与连续弹性离散点支承梁模型 | 第35-38页 |
| ·车辆-轨道系统激励 | 第38-40页 |
| ·动力分析方程 | 第40-43页 |
| ·参数选取 | 第43页 |
| ·频散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 ·频散方程及其求解 | 第43-45页 |
| ·荷载移动速度对频散特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动力响应分析 | 第47-51页 |
| ·浮置板质量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 ·板下弹性支承刚度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板下弹性支承阻尼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4 浮置板模态分析 | 第53-73页 |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3-55页 |
| ·模态分析原理 | 第53-54页 |
| ·ANSYS模态分析技术 | 第54-55页 |
| ·模态分析模型 | 第55-59页 |
| ·单元的选取 | 第55-57页 |
| ·模型参数 | 第57-59页 |
| ·模态结果分析 | 第59-71页 |
| ·浮置板长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 ·浮置板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4-68页 |
| ·轨垫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8-70页 |
| ·浮置板支承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 | 第79-80页 |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