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特点 | 第11-21页 |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研究现状(无凸轮机构) | 第12-13页 |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研究现状(有凸轮机构) | 第13-20页 |
·不同机构特点比较 | 第20-21页 |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21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的发展方向 | 第21-24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技术的优越性 | 第22-24页 |
·研究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技术的难点 | 第24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课题的意义与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的设计研究 | 第26-39页 |
·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26-27页 |
·可变配气相位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7-30页 |
·进气相位器、排气相位器对比 | 第30-31页 |
·相位器的结构设计 | 第31-36页 |
·叶片 | 第32-33页 |
·密封 | 第33-34页 |
·锁止销 | 第34-35页 |
·油道 | 第35-36页 |
·弹篝 | 第36页 |
·相位器零部件的设计 | 第36-38页 |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系统的建模仿真、泄漏分析与实用性开发 | 第39-65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器系统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 第39-56页 |
·可变配气相位系统主要构成 | 第39-42页 |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2-48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器系统的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48-56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器的泄漏分析 | 第56-61页 |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器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泄漏分析 | 第57-60页 |
·泄漏测试装置 | 第60页 |
·计算与实测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可变配气相位器的实用性开发 | 第61-64页 |
·总体要求 | 第61-62页 |
·参数确定 | 第62-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测试系统 | 第65-94页 |
·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第65-68页 |
·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65-67页 |
·测试系统主要测试和控制项目 | 第67-68页 |
·测试系统实现 | 第68页 |
·测试系统机械部分 | 第68-72页 |
·机械部分的设计要求和总体构想 | 第68-69页 |
·试验系统机械部分总体结构设计 | 第69-72页 |
·测试系统电控系统的设计 | 第72-84页 |
·MCU 的性能介绍 | 第72-74页 |
·电控单元硬件设计 | 第74-77页 |
·测试装置电控单元软件设计 | 第77-84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84-87页 |
·测试系统的控制 | 第87-93页 |
·PID 控制方法 | 第87-90页 |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90-91页 |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94-110页 |
·运行参数对进气相位器的影响 | 第94-103页 |
·空载时的影响特性 | 第94-98页 |
·负载时的影响特性 | 第98-100页 |
·径向负载时的影响特性 | 第100-103页 |
·运行参数对排气相位器的影响 | 第103-109页 |
·无径负载时的影响特性 | 第103-107页 |
·径向负载时的影响特性 | 第10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在发动机上的试验研究 | 第110-116页 |
·试验装置 | 第110-112页 |
·试验用发动机 | 第110-111页 |
·VCT 与发动机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111-112页 |
·试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响应速度试验 | 第112-113页 |
·稳态特性试验 | 第11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5页 |
·响应速度 | 第113页 |
·稳态特性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七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116-1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17页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