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南瓜的综合开发利用 | 第10-15页 |
| ·南瓜籽的营养成分与功能 | 第10-14页 |
| ·南瓜及南瓜籽的营养成分 | 第10-12页 |
| ·南瓜与南瓜籽油的功能特性 | 第12-14页 |
| ·南瓜保健品的开发 | 第14页 |
| ·南瓜籽的加工利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油脂的分离提取方法 | 第15-24页 |
| ·压榨法 | 第15页 |
| ·浸出法 | 第15-16页 |
| ·水酶法 | 第16页 |
| ·索氏提取法 | 第16页 |
| ·冷榨法 | 第16页 |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6-17页 |
| ·微波提取法 | 第17页 |
| ·超临界的历史,原理,结构,发展,应用 | 第17-24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18页 |
|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第18-20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 | 第20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 第20-21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 第21-24页 |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不同提取南瓜籽油方式的试验研究 | 第26-43页 |
|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与方法 | 第26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26页 |
| ·试验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26页 |
| ·试验内容 | 第26-28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试验 | 第26-28页 |
| ·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南瓜籽油工艺参数 | 第27-28页 |
| ·四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 | 第28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计及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 ·试验材料预处理 | 第28-29页 |
| ·单因素试验方法 | 第29-33页 |
| ·四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工艺条件优化 | 第33-41页 |
| ·其它方法提取油的比较 | 第41-43页 |
| ·溶剂浸泡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试验 | 第41页 |
| ·溶剂浸泡法提取南瓜籽油的原理 | 第41页 |
| ·溶剂浸泡法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流程 | 第41页 |
| ·索氏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试验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南瓜籽及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 | 第43-50页 |
|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3页 |
| ·试验仪器 | 第43页 |
| ·试验内容 | 第43-45页 |
| ·南瓜籽及南瓜籽油理化性质的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南瓜籽成分 | 第45-46页 |
| ·南瓜籽油的理化特性 | 第46页 |
| ·不同的萃取条件对南瓜籽油酸价,色泽,透明度影响 | 第46-48页 |
| ·南瓜籽油脂肪酸分析 | 第48-49页 |
| ·南瓜籽油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脂肪油传质模型 | 第50-53页 |
| ·模型推导 | 第50-52页 |
| ·萃取过程机理 | 第50-51页 |
| ·建立萃取模型的假设 | 第51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动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各单因素影响 | 第53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参数优化 | 第53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53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模型剖析 | 第53-54页 |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微量元素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