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 | 第11-17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页 |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3-14页 |
(四)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4页 |
(五) 自主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阶段 | 第15页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理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与保障 | 第17-34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参照标准 | 第17-18页 |
(一) 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 | 第17页 |
(二) 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 第17-18页 |
(三) 各年级段的绩效目标 | 第18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骤 | 第18-20页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 第20-24页 |
(一) 模式分类 | 第20-21页 |
(二) 模式介绍 | 第21-24页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估——STaR 评估量表 | 第24-25页 |
(一) STaR 评估量表的作用 | 第24页 |
(二) STaR 评估量表的结构 | 第24页 |
(三) STaR 评估量表的使用 | 第24-25页 |
五、师资培训 | 第25-29页 |
(一) 美国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视 | 第25-26页 |
(二) 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标准 | 第26-28页 |
(三) 教师培训计划 | 第28-29页 |
六、政策保障和社会支持 | 第29-33页 |
(一) 政府的政策 | 第29-30页 |
(二) 美国教育部的策略 | 第30-31页 |
(三) CEO 论坛等各种组织机构的努力 | 第31-32页 |
(四) 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 | 第32-33页 |
七、课程整合的实施成效 | 第33-34页 |
(一) 对课程整合成效的认识 | 第33页 |
(二) 课程整合实施成效的案例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思考与启示 | 第34-40页 |
一、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一) 完备的实施体系 | 第34页 |
(二) 以21 世纪所需人才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目标培养人 | 第34页 |
(三) 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 第34-35页 |
(四) 贴近生活,具有可操作性 | 第35页 |
二、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问题 | 第35-36页 |
(二) 师资培训问题 | 第36页 |
(三) 教学资源使用问题 | 第36页 |
(四) 信息安全问题 | 第36页 |
三、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经验与启示 | 第36-40页 |
(一) 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制定规划和策略 | 第37页 |
(二) 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 | 第37页 |
(三)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 第37-38页 |
(四) 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的建设 | 第38页 |
(五) 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 | 第38-39页 |
(六) 全社会通力配合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