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致谢 | 第8-11页 |
插图清单 | 第11-12页 |
表格清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提出问题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职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6页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7页 |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 第17-24页 |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 | 第17-21页 |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 第21-23页 |
·学生培养成功经验和启示 | 第23-24页 |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 第24页 |
·培养内容的组织 | 第24页 |
·培养形式和方法 | 第24页 |
·培养工具和手段 | 第24页 |
·高职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培养要求与社会需要脱节 | 第24-25页 |
·师资队伍知识更新脱节 | 第25页 |
·培养模式单一无特色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问卷调查 | 第26-28页 |
·面向学生的调查 | 第26页 |
·面向老师的调查 | 第26-27页 |
·面向企业的调查 | 第27-28页 |
·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 第28页 |
·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 | 第28页 |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 第28页 |
·课堂教学和实训实践 | 第28-30页 |
·培养过程与综合效果 | 第30-31页 |
·存在问题 | 第31-33页 |
·来自知识获取的问题 | 第31页 |
·来自素质培养的问题 | 第31页 |
·来自能力培养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设计 | 第33-43页 |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 第33-34页 |
·总体思路 | 第33页 |
·综合能力培养分析 | 第33-34页 |
·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 | 第34-38页 |
·培养目标和要求 | 第34-35页 |
·师资队伍的建设 | 第35页 |
·教学内容的组织 | 第35-37页 |
·教学手段和方法 | 第37页 |
·实践与实训教学 | 第37-38页 |
·面向企业的锻炼 | 第38页 |
·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实践 | 第38-43页 |
·教学组织与教师职责定位 | 第38-39页 |
·教学条件满足与技术保障 | 第39-40页 |
·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考核 | 第40页 |
·能力培养手段和方法 | 第40-41页 |
·面向企业实训要求的培养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评价 | 第43-58页 |
·综合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43-44页 |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指标选取及其方法 | 第44页 |
·指标评价体系内容 | 第44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评价 | 第44-56页 |
·评价模型 | 第44-48页 |
·评价方法 | 第48页 |
·评价步骤 | 第48-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