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农村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与感恩的相关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4 研究假设第10-1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2.1 父母教养方式第11-14页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第11页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第11-12页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第12-13页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2.2 家庭亲密度第14-15页
        2.2.1 家庭亲密度的概念第14页
        2.2.2 家庭亲密度的理论第14页
        2.2.3 家庭亲密度的测量第14-15页
    2.3 感恩第15-18页
        2.3.1 感恩的概念第15页
        2.3.2 感恩的理论第15-16页
        2.3.3 感恩的测量第16-18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18-20页
    3.1 研究对象第18页
    3.2 研究工具第18-19页
        3.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第18-19页
        3.2.2 家庭环境量表第19页
        3.2.3 青少年感恩量表第19页
    3.3 统计方法第19-20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20-37页
    4.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20-25页
        4.1.1 中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第20-23页
        4.1.2 中学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第23-25页
    4.2 中学生家庭亲密度的特点第25-27页
    4.3 中学生感恩的特点第27-30页
    4.4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0-31页
        4.4.1 中学生父亲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0页
        4.4.2 中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0-31页
    4.5 中介效应检验第31-37页
        4.5.1 父亲教养方式与感恩的关系检验第32-33页
        4.5.2 家庭亲密度在父亲教养方式与感恩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3-34页
        4.5.3 母亲教养方式与感恩的关系检验第34-35页
        4.5.4 家庭亲密度在母亲教养方式与感恩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5-37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37-41页
    5.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37-38页
        5.1.1 中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第37页
        5.1.2 中学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第37-38页
    5.2 中学生家庭亲密度的特点第38-39页
    5.3 中学生感恩的特点第39页
    5.4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9-40页
        5.4.1 中学生父亲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9页
        5.4.2 中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感恩的相关分析第39-40页
    5.5 家庭亲密度在父亲教养方式与感恩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0页
    5.6 家庭亲密度在母亲教养方式与感恩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0-41页
第6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ring+Hibernate框架的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低曝光视频增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