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第16-22页 |
2.1 框架概述 | 第16-18页 |
2.1.1 ZK框架 | 第16-17页 |
2.1.2 Spring框架 | 第17-18页 |
2.1.3 Hibernate框架 | 第18页 |
2.2 三层B/S模式 | 第18-19页 |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19-20页 |
2.4 智能组卷介绍 | 第20-21页 |
2.4.1 组卷的概念与流程 | 第20页 |
2.4.2 组卷的Memetic算法及其优势分析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需求分析 | 第22-40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37页 |
3.1.1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第22-35页 |
3.1.2 组卷的功能需求 | 第35页 |
3.1.3 系统非功能性分析 | 第35-36页 |
3.1.4 系统目标分析 | 第36-37页 |
3.2 系统概述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系统设计 | 第40-62页 |
4.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43页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3-47页 |
4.2.1 Spring、Hibernate的整合分析及其优点 | 第43页 |
4.2.2 高并发支持 | 第43-47页 |
4.2.3 灾难恢复 | 第47页 |
4.3 智能组卷设计 | 第47-48页 |
4.3.1 组卷的基本准则 | 第47-48页 |
4.3.2 智能组卷采用的方法 | 第48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8-61页 |
4.4.1 数据库需求说明 | 第49-50页 |
4.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5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系统实现和测试 | 第62-78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2页 |
5.2 教师模块实现 | 第62-70页 |
5.3 学生模块实现 | 第70-72页 |
5.4 智能组卷功能的实现 | 第72-74页 |
5.4.1 Memetic算法中的分组实数编码 | 第72页 |
5.4.2 Memetic算子的选择 | 第72-73页 |
5.4.3 算子的交叉与变异 | 第73页 |
5.4.4 Memetic适应度函数 | 第73-74页 |
5.4.5 局部优化 | 第74页 |
5.5 系统测试 | 第74-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