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沙门氏菌和嗜热链球菌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表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食品中致病菌 | 第12-13页 |
1.2 食品中益生菌 | 第13-15页 |
1.3 食品中细菌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0-33页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2.2.1 引物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23页 |
2.2.2 沙门氏菌DNA的提取 | 第23页 |
2.2.3 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第23-27页 |
2.2.4 引物筛选 | 第27页 |
2.2.5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第27页 |
2.2.6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 第27-28页 |
2.3 结果 | 第28-31页 |
2.3.1 质粒构建 | 第28页 |
2.3.2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2.3.3 特异性评价 | 第30-31页 |
2.3.4 敏感性评价 | 第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食品中嗜热链球菌高灵敏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3-50页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3.2.1 嗜热链球菌K01全基因组测序 | 第35-37页 |
3.2.2 嗜热链球菌K01中sRNA的检测 | 第37-40页 |
3.3 结果 | 第40-48页 |
3.3.1 嗜热链球菌sRNA的预测与分析 | 第40-43页 |
3.3.2 sRNA的检测靶标筛选 | 第43-45页 |
3.3.3 基因检测与sRNA检测的灵敏度比较 | 第45-48页 |
3.4 讨论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