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层砂岩风化土壤中有机质对土壤去除水体As(Ⅴ)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砷污染形成机制研究 | 第12-15页 |
1.2.2 砷污染处理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1.2.3 砷吸附处理材料研究 | 第16-18页 |
1.2.4 土壤有机质对砷吸附的影响研究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供试土壤 | 第21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3 土壤的理化性状测定 | 第22-23页 |
2.3.1 土壤零点电荷的测定 | 第22页 |
2.3.2 土壤含有的矿物类型 | 第22-23页 |
2.3.3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23页 |
2.3.4 土壤其他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3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2.4.1 原始土壤吸附砷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23-25页 |
2.4.1.1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2.4.1.2 土壤粒径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2.4.1.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2.4.1.4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2.4.1.5 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2 除去有机质后土壤吸附砷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25-26页 |
2.4.2.1 除有机质后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25页 |
2.4.2.2 除有机质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5页 |
2.4.2.3 除有机质后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3 土壤对砷的吸附解吸实验 | 第26-27页 |
2.4.4 水体砷含量测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砷吸附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8-37页 |
3.1 选取土壤材料 | 第28-30页 |
3.2 确定初步实验条件 | 第30-32页 |
3.2.1 初始砷液对土壤吸附砷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土壤粒径对土壤吸附砷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有机质对土壤砷吸附影响研究 | 第32-36页 |
3.3.1 pH值对土壤吸附砷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温度对土壤吸附砷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反应时间对土壤吸附砷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水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对吸附砷的动力学研究 | 第37-48页 |
4.1 土壤有机质对砷吸附动力学影响 | 第37-39页 |
4.2 土壤有机质对砷吸附影响的动力学模型拟合 | 第39-44页 |
4.2.1 Lagrange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 | 第39-40页 |
4.2.2 Lagrange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 | 第40-42页 |
4.2.3 Elovich模型方程模型拟合 | 第42-43页 |
4.2.4 抛物线模型方程拟合 | 第43-44页 |
4.3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 第44-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砷在土壤中的吸附形态研究 | 第48-52页 |
5.1 制备实验土壤 | 第49页 |
5.2 砷在土壤中存在形态的测定 | 第49-50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B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