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小组实践与反思--以莱西市Y镇夏令营成长小组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7-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一、研究背景第7-8页
        二、研究意义第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四节 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五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8-21页
        一、农村留守儿童第18页
        二、儿童社会工作第18页
        三、小组社会工作第18-19页
        四、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第19-20页
        五、抗逆力视角第20-21页
第二章 Y镇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第21-31页
    第一节 Y镇基本概况与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第21-23页
        一、Y镇基本概况第21页
        二、Y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第21-23页
    第二节 Y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表现第23-27页
        一、安全问题第23-25页
        二、自信心不足第25-26页
        三、学业困难第26-27页
    第三节 Y镇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0页
        一、留守儿童自身方面第27页
        二、家庭教育方面第27-28页
        三、学校方面第28-29页
        四、社会环境方面第29-30页
    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Y镇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0-31页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Y镇留守儿童的实践第31-47页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前的准备工作第31-33页
        一、前期调查与准备第31页
        二、小组成员的招募及成员的基本情况第31-33页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实施第33-42页
        一、夏令营成长小组工作计划书第33-34页
        二、夏令营成长小组活动概括第34-36页
        三、小组活动具体实施内容第36-42页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评估第42-47页
        一、评估内容第42页
        二、评估过程第42-45页
        三、评估结果第45-47页
第四章 小组工作实践反思及提升对策第47-56页
    第一节 小组工作实践的专业反思第47-51页
        一、严格遵从专业伦理要求第47-48页
        二、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第48-49页
        三、提供本土化服务第49页
        四、保障社工服务专业能力第49-51页
    第二节 小组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分析第51-52页
        一、社工方面第51页
        二、留守儿童方面第51-52页
        三、相关支持方面第52页
    第三节 小组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提升对策第52-56页
        一、留守儿童配合方面第52-53页
        二、留守儿童相关支持方面第53-54页
        三、小组内容设置方面第54页
        四、社工自身建设方面第54-56页
第五章 改善留守儿童状况的相关建议第56-63页
    第一节 政府层面第56-57页
        一、出台保护留守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第56页
        二、改善留守儿童教育与卫生状况第56-57页
        三、落实惠及留守儿童的战略方针第57页
    第二节 社区层面第57-59页
        一、强化社区对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第58页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文化氛围第58-59页
    第三节 学校层面第59-60页
        一、加强学校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工作第59页
        二、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关注第59-60页
        三、针对不同儿童开展相应的团队辅导活动第60页
    第四节 家庭层面第60-61页
        一、消除亲子间的隔阂第60-61页
        二、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第61页
    第五节 社工层面第61-63页
        一、加大农村社会工作的投入力度第62页
        二、培养更多专业社工人才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4页
    附录1 关于留守儿童及家长的访问提纲第68-70页
    附录2 小组工作结束后对社工的访问提纲第70-71页
    附录3 小组成员参与活动跟踪记录表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扶贫模式研究--以H扶贫组织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以山东省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