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20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2.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3.小组动力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4.研究展望 | 第15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1.研究目标 | 第17页 |
2.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3.研究方法 | 第18页 |
4.研究创新性 | 第18-20页 |
二、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的动力形成 | 第20-28页 |
(一)小组初期阶段的服务过程 | 第20-23页 |
(二)小组初期阶段的小组动力分析 | 第23-28页 |
1.初期阶段小组动力的形成因素 | 第23-27页 |
2.初期阶段小组动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的动力凝聚 | 第28-51页 |
(一)小组中期阶段的服务过程 | 第28-45页 |
(二)中期阶段的小组动力分析 | 第45-51页 |
1.中期阶段小组动力的作用因素 | 第45-49页 |
2.中期阶段小组动力的影响 | 第49-51页 |
四、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的动力发展 | 第51-57页 |
(一)小组结束阶段的服务过程 | 第51-53页 |
(二)结束阶段的小组动力分析 | 第53-57页 |
1.结束阶段小组动力的作用因素 | 第53-54页 |
2.结束阶段小组动力的影响 | 第54-57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57-61页 |
(一)总结 | 第57-58页 |
1.关于小组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作用 | 第57页 |
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的小组动力 | 第57-58页 |
(二)反思 | 第58-61页 |
1.半开放的小组性质对小组动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2.小组工作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专业性及延续性 | 第59页 |
3.小组工作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及处理方式 | 第59-60页 |
4.小组工作服务农村留守儿童需考量其文化环境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