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文化素质 | 第12-13页 |
(二)职业能力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现状 | 第14-17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要求 | 第17-27页 |
一、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 第17-20页 |
(一)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要求 | 第18-20页 |
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 第20-22页 |
(一)中职学校职业能力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中职学校职业能力的要求 | 第21-22页 |
三、文化素质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与关联 | 第22-27页 |
(一)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与文化课程的“教与学” | 第22-24页 |
(二)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的形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文化素质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39页 |
一、中职学校文化素质培养情况的调查 | 第27-33页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第27页 |
(二)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三)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二、中职学校文化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对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34页 |
(二)文化课程的设置具有盲目性 | 第34-35页 |
(三)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动力 | 第35页 |
(四)文化课程的教学形式单一 | 第35页 |
(五)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 第35-36页 |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开设的现状 | 第36-39页 |
(一)功利主义使文化课程被边缘化 | 第36-37页 |
(二)学生生源质量下降,文化素质薄弱 | 第37页 |
(三)社会教育理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第37页 |
(四)课程改革滞后,无法满足工学结合的需求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职学校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对策 | 第39-47页 |
一、改变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理念 | 第39-41页 |
(一)坚持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统筹发展的理念 | 第39-40页 |
(二)树立文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理念 | 第40页 |
(三)建立文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的理念 | 第40-41页 |
二、开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方案 | 第41-42页 |
三、改革基础文化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 第42-45页 |
(一)提高文化课程的实用性,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 第42-43页 |
(二)改革文化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 第43-44页 |
(三)加强文化课教学的实践性,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 | 第44-45页 |
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 | 第45页 |
五、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中职学校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实施与反思 | 第47-59页 |
一、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案例(一) | 第47-51页 |
(一)教学实践案例概述 | 第47-48页 |
(二)教学案例的实施 | 第48-51页 |
1.教学案例的前期准备 | 第48-50页 |
2.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 | 第50-51页 |
(三)教学效果的分析 | 第51页 |
二、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案例(二) | 第51-53页 |
(一)教学实践案例概述 | 第51-52页 |
(二)教学案例的实施 | 第52-53页 |
三、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案例(三) | 第53-55页 |
(一)教学实践案例概述 | 第53页 |
(二)教材开发 | 第53-54页 |
(三)课程方案改革 | 第54-55页 |
四、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反思 | 第55-59页 |
(一)新教学模块实施的效果 | 第55-57页 |
(二)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效果 | 第57页 |
(三)教学方案改革实施的效果 | 第57页 |
(四)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