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叛逆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第一章 初中生叛逆心理研究概述第15-23页
    一、相关概念概述第15-18页
        (一)叛逆的内涵第15-16页
        (二)叛逆心理的内涵第16页
        (三)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内涵第16-18页
    二、初中生心理第18-20页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18-19页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9-20页
    三、初中生叛逆心理应对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0-21页
        (二)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体验理论第21-23页
第二章 初中生叛逆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第23-34页
    一、初中生叛逆心理的表现形式第23-26页
        (一)超限叛逆第23-24页
        (二)情境叛逆第24页
        (三)信度叛逆第24-25页
        (四)禁止叛逆第25页
        (五)厌学叛逆第25-26页
        (六)评定叛逆第26页
    二、初中生叛逆心理的消极影响第26-28页
    三、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主观原因第28页
        (二)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第28-30页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第30-32页
        (四)社会多元文化的负面冲击第32-34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应对初中生叛逆心理的主要策略第34-43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应对初中生叛逆心理遵循的原则第34-36页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4页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4-35页
        (三)平等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5页
        (四)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第35-36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应对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具体措施第36-43页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定位叛逆心理第36页
        (二)初中生要端正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第36-37页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第37-38页
        (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第38-41页
        (五)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第41-42页
        (六)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想象、秩序与博弈:民间“跟狐”与民众生活研究--以山西省应县为例
下一篇:美国犯罪情报分析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