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一、绪论 | 第11-15页 |
(一) 选题的依据 | 第11-12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 薄弱学校 | 第15页 |
2. 艺术类课程 | 第15-16页 |
(二)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6-21页 |
1. 艺术类课程的价值 | 第16-17页 |
2. 国内外艺术类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 | 第17-18页 |
3. 我国农村中小学艺术类课程实施研究的现状 | 第18-20页 |
4. 传统艺术类课程和综合艺术类课程的联系 | 第20页 |
5. 影响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的因素 | 第20-21页 |
(三) 研究简评 | 第21-22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三、对农村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的调查 | 第25-39页 |
(一) 学校管理层对艺术类课程的态度与认知 | 第25-27页 |
(二) 从教师方面看艺术类课程的实施状况 | 第27-31页 |
1. 教师对艺术类课程的认知 | 第27-29页 |
2. 教师缺编严重,地区分配不均 | 第29-30页 |
3. 农村艺术教师工作量大 | 第30页 |
4. 职称对艺术教育现状的影响 | 第30-31页 |
5. 艺术类课程实施对教师职后培训影响 | 第31页 |
(三) 从学生方面看农村艺术类课程的实施状况 | 第31-35页 |
1. 农村学生艺术教育需求观状 | 第31-32页 |
2. 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态度调查 | 第32页 |
3. 家庭对艺术类课程的支持度 | 第32-33页 |
4. 不同子女背景的家庭对学生艺术教育支持度 | 第33-34页 |
5.学生感兴趣的艺术教师类型 | 第34页 |
6. 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期望 | 第34-35页 |
(四) 艺术类课程实施现状 | 第35-38页 |
1. 艺术类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地位重要性的认知 | 第35-36页 |
2. 艺术类课程的实施难点 | 第36-37页 |
3. 艺术类课程的开课现状 | 第37页 |
4. 农村薄弱学校艺术活动的频度调查 | 第37-38页 |
(五) 艺术类课程师资配备与配备设施现状 | 第38-39页 |
四、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7页 |
(一) 艺术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1. 艺术教师师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 | 第39-40页 |
2. 艺术类课程教学形式单调 | 第40页 |
3. 缺乏对艺术类课程教学设备有效管理,艺术类课程资源城乡分配不均 | 第40-41页 |
4. 艺术活动开展少,活动质量不嬴 | 第41-42页 |
(二) 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42-47页 |
1. 校长和教师对艺术教育认知的偏差 | 第42-44页 |
2. 艺术类课程教师师资匮乏,业务培训偏少 | 第44-45页 |
3. 农村学校艺术类课程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第45-46页 |
4. 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开不齐、课时开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 第46-47页 |
五、加强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的对策一 | 第47-54页 |
(一) 提高管理者的认识,确保艺术类课程的实施 | 第47-49页 |
1. 明确艺术类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定位,从深层次转变对艺术类课程的认识 | 第47-48页 |
2. 增加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的经费投入 | 第48页 |
3. 加强硬件建设,多方面提升艺术教师素质 | 第48-49页 |
(二) 完善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 第49-51页 |
1. 重视学校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师地位 | 第49页 |
2. 提高艺术教师现有待遇 | 第49-50页 |
3. 加强艺术教师的在职培训 | 第50页 |
4. 综合艺术教师跨域能力的培养 | 第50-51页 |
(三) 健全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管理制度 | 第51-54页 |
1. 加强艺术学科的学科建设和教育科研 | 第51-52页 |
2. 建立艺术素质评价制度 | 第52页 |
3. 健全课程督导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 | 第52-53页 |
4. 加快艺术类课程综合化和多元他的进程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