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美育是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1页 |
(二)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程 | 第11-12页 |
(三)目前学校美育课程的实施仍存在着问题 | 第12页 |
(四)F小学在实施美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第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小学美育 | 第12-13页 |
(二)美育校本课程 | 第13页 |
(三)课程开发 | 第13-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8-19页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设计 | 第21-41页 |
一、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一)大美育理论 | 第21-22页 |
(二)课程理解范式理论 | 第22页 |
二、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设计的校情分析 | 第22-27页 |
(一)资料查阅与访谈 | 第22-24页 |
(二)F小学校情分析 | 第24-27页 |
三、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设计的学情分析 | 第27-29页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27页 |
(二)F小学学情分析 | 第27-29页 |
四、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愿景构建 | 第29-31页 |
(一)建立学校教育哲学 | 第29页 |
(二)确立学校美育校本课程目标 | 第29-31页 |
五、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计划的编制 | 第31-37页 |
(一)课程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二)课程内容设置 | 第32-35页 |
(三)课时与年段分配 | 第35-37页 |
六、小学美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 | 第37-40页 |
(一)艺术学科的美育教学要求 | 第37-38页 |
(二)其他学科的美育教学要求 | 第38-39页 |
(三)教育活动的美育要求 | 第39-40页 |
七、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41-57页 |
一、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 第41-42页 |
(一)立美与审美的同一 | 第41页 |
(二)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 第41页 |
(三)普及与提高的统一 | 第41-42页 |
二、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 | 第42-50页 |
(一)美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3-45页 |
(二)美育渗透课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5-48页 |
(三)美育活动课程案例及分析 | 第48-50页 |
三、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 第50-56页 |
(一)环境资源建设 | 第50-51页 |
(二)校本教材实施资源建设 | 第51-54页 |
(三)教师资源建设 | 第54-5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57-65页 |
一、课程的学业评价 | 第57-60页 |
(一)《中国书画》课程评价案例 | 第57-58页 |
(二)中高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案例 | 第58-59页 |
(三)《美美的成长小脚丫》课程评价案例 | 第59-60页 |
二、课程的教师评价 | 第60-63页 |
(一)师德能力评价 | 第60-61页 |
(二)专业能力评价 | 第61-63页 |
三、课程的评价 | 第63页 |
(一)评价目标 | 第63页 |
(二)评价方式 | 第63页 |
(三)评价原则 | 第6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 第65-76页 |
一、美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 第65-69页 |
(一)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 第65-68页 |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 第68-69页 |
(三)学校的特色品牌不断增值 | 第69页 |
二、美育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69-70页 |
(一)美育核心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力度不够 | 第69-70页 |
(二)美育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尚显不足 | 第70页 |
三、美育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 | 第70-75页 |
(一)培养美育教师队伍 | 第71-72页 |
(二)充足课程资源 | 第72-73页 |
(三)发挥校长课程领导力 | 第73-74页 |
(四)建立美育校本课程保障机制 | 第74-75页 |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美育校本课程联动机制 | 第75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一、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6-78页 |
(一)美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课程标准的制定 | 第76-77页 |
(二)美育校本课程实施初见成效 | 第77页 |
(三)美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 第77页 |
(四)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建议的提出 | 第77-78页 |
二、研究的一些新意 | 第78页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