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现状研究的不足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公交客流基本特征 | 第19-29页 |
2.1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2.1.1 复杂网络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2 复杂网络的统计指标 | 第21-23页 |
2.2 城市公交复杂网络及建模 | 第23-24页 |
2.2.1 城市公交网络特征 | 第23页 |
2.2.2 城市公交复杂网络建模 | 第23-24页 |
2.3 公交客流基本特征 | 第24-28页 |
2.3.1 公交客流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2.3.2 公交客流信息研究 | 第25-26页 |
2.3.3 公交线路客流特点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面向客流需求的公交动态网络模型 | 第29-42页 |
3.1 一路一线城市公交复杂网络建模 | 第29-33页 |
3.1.1 公交网络拓扑结构 | 第29-31页 |
3.1.2 公交网络权重 | 第31-33页 |
3.2 多路多线的城市公交复杂网络建模 | 第33-40页 |
3.2.1 无换乘客流公交网络拓扑结构及权重 | 第34-38页 |
3.2.2 考虑换乘客流的公交网络拓扑结构及权重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面向客流需求的公交动态网络状态识别 | 第42-69页 |
4.1 城市公交动态加权网络模型 | 第42-43页 |
4.2 无加载客流的公交动态网络统计分析 | 第43-50页 |
4.2.1 网络最短等车时间 | 第43-46页 |
4.2.2 网络统计指标分析 | 第46-50页 |
4.3 加载客流的公交动态网络统计分析 | 第50-68页 |
4.3.1 加载平峰时段客流的公交网络统计分析 | 第51-61页 |
4.3.2 加载高峰时段客流的公交网络统计分析 | 第61-66页 |
4.3.3 客流与车辆分布不均衡性指标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动态网络的公交调度策略研究 | 第69-86页 |
5.1 公交调度的分类 | 第69-70页 |
5.1.1 静态公交调度方法 | 第69页 |
5.1.2 动态公交调度方法 | 第69-70页 |
5.2 基于公交动态网络的正班车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 第70-78页 |
5.2.1 模型的建立 | 第70-75页 |
5.2.2 实例分析 | 第75-78页 |
5.3 基于公交动态网络的大站快车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 第78-81页 |
5.3.1 假设条件 | 第78页 |
5.3.2 建模思路 | 第78-79页 |
5.3.3 优化模型 | 第79-80页 |
5.3.4 实例分析 | 第80-81页 |
5.4 基于公交动态网络的区间车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 第81-85页 |
5.4.1 假设条件 | 第81-82页 |
5.4.2 建模思路 | 第82-84页 |
5.4.3 优化模型 | 第84-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附表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2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第92页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