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 | 第8页 |
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文字应用的表述 | 第8-9页 |
三、语言运用教学方法与理论 | 第9页 |
四、语言运用教学的实验及名家理念 | 第9-10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六、《语文新课程标准考纲》中关于语言表达应用的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考题分析与反思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语言类考题分析与方法总结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高校语文自主招生命题的语言特质 | 第13-15页 |
第三节 高中语用能力教学现状与反思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语言运用能力的分类培养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文本的个性解读与延伸 | 第17-21页 |
一、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 第17-18页 |
二、仿写能力的培养 | 第18-19页 |
三、概括能力的培养 | 第19页 |
四、评价能力培养 | 第19-20页 |
五、评改能力的培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课堂演练与生成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课外延伸与生活反思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学实践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改写案例 | 第23-25页 |
一、实验班改写案例 | 第23-24页 |
二、普通班改写案例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红楼梦》、《老人与海》的批注式语言教学实践 | 第25-29页 |
一、《红楼梦》批注式语言案例 | 第25-26页 |
二、《老人与海》批注式语言案例 | 第26-27页 |
三、训练成果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构建校本教材中的语言运用范例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文本与读本的语用汇集分类 | 第29-30页 |
一、必修教材语用习题汇总 | 第29-30页 |
二、语文读本的题目 | 第30页 |
三、利用文本巧设语用题 | 第30页 |
第二节 校本材料搜集与整理现代与经典的结合 | 第30-33页 |
一、周恩来总理的机智妙答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二、相橐论辩 | 第31页 |
三、论辩的技巧与案例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生活与文艺语言精华汇编 | 第33-35页 |
一、文艺语言精华汇集与反思 | 第33-34页 |
二、走进生活体味语言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语言运用教学中的修辞艺术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常见修辞手法 | 第35-36页 |
一、修辞可分为语音、词语、语句修辞 | 第35页 |
二、经典广告语的修辞学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语言的色彩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语言修辞与色彩的实践 | 第37-40页 |
一、鉴赏人物描写的语言 | 第37-38页 |
二、鲁迅语言反讽手法的鉴赏 | 第38页 |
三、语言的引申义与潜在意义的理解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