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1.3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1.5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5.1 西部县域 | 第18页 |
1.5.2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8页 |
1.5.3 “双师型”教师 | 第18-19页 |
1.5.4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 第19页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7 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 | 第22-28页 |
2.1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22-23页 |
2.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机理论 | 第23-24页 |
2.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理论 | 第24-25页 |
2.4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持续性理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28-40页 |
3.1 调研对象及方法 | 第28-29页 |
3.1.1 调研对象 | 第28页 |
3.1.2 调研方法 | 第28-29页 |
3.2 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结果分析:以甘肃省某县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 第29-40页 |
3.2.1 甘肃省某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第29-32页 |
3.2.2 甘肃省某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32-40页 |
第4章 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40-48页 |
4.1 专业课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清 | 第40-41页 |
4.2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 第41-43页 |
4.3 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3-44页 |
4.4 教师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结构不匹配 | 第44-45页 |
4.5 兼职教师严重不足,并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4.6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受限,实践和培训流于形式 | 第46-48页 |
第5章 影响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8-56页 |
5.1 教师自身的因素 | 第48-50页 |
5.1.1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 第48-49页 |
5.1.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 第49页 |
5.1.3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主体性被忽视,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 | 第49-50页 |
5.2 中等职业学校的因素 | 第50-52页 |
5.2.1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不健全 | 第50-51页 |
5.2.2 “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固化 | 第51-52页 |
5.3 外界社会的因素 | 第52-53页 |
5.3.1 校企合作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 第52-53页 |
5.3.2 社会对“双师型”教师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53页 |
5.4 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因素 | 第53-56页 |
5.4.1 政府相关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不到位 | 第54页 |
5.4.2 师范院校为职业教育输送师资的力量薄弱 | 第54-55页 |
5.4.3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效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 第55-56页 |
第6章 西部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帮扶机制构建 | 第56-64页 |
6.1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层面的帮扶 | 第56-59页 |
6.1.1 引导教师加强自主发展意识,制定发展规划 | 第56-57页 |
6.1.2 增强教师学习能力,探索自主发展途径 | 第57页 |
6.1.3 提高“双师型”教师反思能力,养成良好反思习惯 | 第57-58页 |
6.1.4 指导“双师型”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交流合作 | 第58-59页 |
6.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支持 | 第59-64页 |
6.2.1 中等职业学校 | 第59-61页 |
6.2.2 相关政府部门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