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2页 |
1.1.1 时代背景: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 | 第18页 |
1.1.2 现实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的低效与翻转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 | 第18-21页 |
1.1.3 理论契机:深度学习为优化翻转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 第21-22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7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7-3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30-80页 |
2.1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0-51页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 第30-34页 |
2.1.2 国外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K12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现状 | 第34-44页 |
2.1.3 国内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44-50页 |
2.1.4 研究启示与不足 | 第50-51页 |
2.2 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1-75页 |
2.2.1 深度学习的概念 | 第51-55页 |
2.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 第55-58页 |
2.2.3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线路图 | 第58-59页 |
2.2.4 深度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59-68页 |
2.2.5 深度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68-75页 |
2.2.6 研究启示与不足 | 第75页 |
2.3 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的融合研究现状 | 第75-77页 |
2.4 综述小结 | 第77-8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80-98页 |
3.1 研究流程 | 第80-82页 |
3.1.1 准备阶段 | 第80页 |
3.1.2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构阶段 | 第80-82页 |
3.1.3 设计研究阶段 | 第82页 |
3.1.4 结果讨论与结论得出阶段 | 第82页 |
3.2 研究对象与环境 | 第82-84页 |
3.2.1 研究参与者 | 第82-84页 |
3.2.2 研究环境和条件 | 第84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84-95页 |
3.3.1 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编码系统 | 第85-90页 |
3.3.2 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量表 | 第90-92页 |
3.3.3 深度学习评价量表 | 第92-94页 |
3.3.4 教师和学生访谈问题框架 | 第94-95页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95-98页 |
3.4.1 数据收集 | 第95页 |
3.4.2 数据分析 | 第95-98页 |
第4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 第98-124页 |
4.1 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 | 第98-109页 |
4.1.1 深度学习中“深度”内涵的再理解 | 第98-100页 |
4.1.2 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 第100-101页 |
4.1.3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 第101-108页 |
4.1.4 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 | 第108-109页 |
4.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理 | 第109-112页 |
4.2.1 深度学习理论 | 第110-111页 |
4.2.2 教学设计理论 | 第111页 |
4.2.3 翻转课堂理论 | 第111-112页 |
4.2.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 | 第112页 |
4.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112-124页 |
4.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解析 | 第112-115页 |
4.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115-118页 |
4.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要求 | 第118-124页 |
第5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 第124-144页 |
5.1 小学中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特征 | 第124-126页 |
5.1.1 小学中段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 第124-125页 |
5.1.2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征 | 第125-126页 |
5.1.3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元认知特征 | 第126页 |
5.2 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 第126-130页 |
5.2.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 第126-127页 |
5.2.2 小学语文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 第127-129页 |
5.2.3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 第129-130页 |
5.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 第130-144页 |
5.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设计过程及方案 | 第130-131页 |
5.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第131-134页 |
5.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微课设计与应用 | 第134-139页 |
5.3.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学习活动设计 | 第139-144页 |
第6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一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第144-188页 |
6.1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应用前的准备阶段 | 第144-147页 |
6.1.1 干预原型的设计 | 第144-145页 |
6.1.2 确定干预的关键因素 | 第145-146页 |
6.1.3 教师和学生教学准备 | 第146-147页 |
6.2 第一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 第147-182页 |
6.2.1 教学过程设计 | 第148-162页 |
6.2.2 教学过程实施 | 第162-165页 |
6.2.3 研究结果 | 第165-182页 |
6.3 研究反思与干预模型的改进 | 第182-188页 |
第7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二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第188-228页 |
7.1 第二轮翻转教学实践准备阶段 | 第188-202页 |
7.1.1 干预模型的改进与修正 | 第188-198页 |
7.1.2 第二轮教学实施前的相关教学准备 | 第198-202页 |
7.2 第二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 第202-226页 |
7.2.1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02-212页 |
7.2.2 教学过程实施 | 第212-214页 |
7.2.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14-226页 |
7.3 研究反思 | 第226-228页 |
第8章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228-238页 |
8.1 对“深度学习何以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228-230页 |
8.1.1 解构深度学习的内涵 | 第228-229页 |
8.1.2 深度学习指向的核心教学理念 | 第229-230页 |
8.1.3 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要素 | 第230页 |
8.2 对“深度学习如何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230-235页 |
8.2.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 第231页 |
8.2.2 课前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 | 第231-233页 |
8.2.3 课堂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 第233-235页 |
8.3 对“深度学习是否优化了翻转教学效果”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235-238页 |
8.3.1 学习过程 | 第235页 |
8.3.2 学习结果 | 第235-236页 |
8.3.3 教学过程 | 第236-238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238-246页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238-240页 |
9.1.1 研究结论 | 第238-239页 |
9.1.2 研究创新 | 第239-240页 |
9.2 研究启示 | 第240-244页 |
9.2.1 对翻转教学实践的启示 | 第240页 |
9.2.2 对深度学习研究的启示 | 第240-242页 |
9.2.3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242-244页 |
9.3 研究局限 | 第244页 |
9.4 研究展望 | 第24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246-270页 |
附录 | 第270-292页 |
致谢 | 第292-29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