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2-36页
    一、概念界定第12页
    二、选题缘由第12-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17页
    四、研究综述第17-32页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32-36页
第一章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第36-66页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第36-56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第36-43页
        二、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第43-49页
        三、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第49-56页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文化领导权的实践第56-66页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第57-62页
        二、西欧共产党的实践第62-66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形成过程第66-112页
    第一节 建党初期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萌芽第66-88页
        一、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领导权认识的历史背景第66-68页
        二、陈独秀、李大钊对于思想文化领导的重视第68-74页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初步实践第74-84页
        四、中国共产党争取思想文化战线领导权的主要特点第84-88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初步提出第88-101页
        一、大革命失败后思想文化战线的形势第88-90页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提出第90-93页
        三、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时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第93-97页
        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第97-101页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系统形成第101-112页
        一、延安时期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01-104页
        二、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第104-108页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争夺文化领导权问题上的特点第108-112页
第三章 以争夺知识分子为途径实现文化领导权第112-148页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教训第112-117页
        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第112-114页
        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导致的后果第114-117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争夺与培养第117-129页
        一、建立左翼文化团体第117-127页
        二、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第127-129页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第129-137页
        一、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争夺第129-132页
        二、谁抢到知识分子,谁就抢到天下第132-133页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第133-137页
    第四节 知识分子在争夺文化领导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第137-148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第137-144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作用第144-148页
第四章 学术领域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引领与导向第148-176页
    第一节 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意义第148-152页
        一、学术领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第148-149页
        二、学术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特点第149-150页
        三、确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式第150-152页
    第二节 在学术论战中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第152-176页
        一、科玄论战中唯物史观派的引领导向第152-157页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历史影响第157-162页
        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儒学运动的批判及影响第162-169页
        四、“学术中国化”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及主导第169-176页
第五章 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与博弈第176-206页
    第一节 政治思想领域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意义第176-179页
        一、政治思想是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核心领域第176-178页
        二、政治思想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第178-179页
    第二节 国共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第179-189页
        一、“中国之命运”提出的背景第179-181页
        二、国共两党的思想交锋第181-187页
        三、中国共产党批判《中国之命运》的意义第187-189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盟建国方案的引导第189-196页
        一、民盟的“民主统一和平建国”方案第189-193页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国方案第193-196页
    第四节 三民主义论战第196-206页
        一、国民党将三民主义儒学化第196-199页
        二、汪精卫对三民主义的歪曲第199-201页
        三、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践行以及对歪曲三民主义的批判第201-206页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第206-226页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经验第206-216页
        一、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前提第206-209页
        二、实现理论创新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核心第209-211页
        三、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基础第211-213页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旨归第213-215页
        五、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实现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主干力量第215-216页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启示第216-226页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第217-219页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夯实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坚实基础第219-220页
        三、把握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规律,合力推动文化领导权的整体建设第220-222页
        四、在学术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成为主干工程第222-223页
        五、创新宣传方式,引导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第223-226页
结语第226-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48页
致谢第248-2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250页

论文共2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古籍库中典型描述语检索的人口大量死亡事件时空特征与原因分析
下一篇: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