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日语论文

目的论视角下的《骆驼祥子》日译本研究--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中心

摘要第4-5页
要旨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先行研究第10-13页
        1.1.1 《骆驼祥子》研究综述第10-12页
        1.1.2 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骆驼祥子》及其日译本第15-18页
    2.1 老舍与《骆驼祥子》第15-16页
        2.1.1 关于老舍第15页
        2.1.2 关于原著《骆驼祥子》第15-16页
    2.2 《骆驼祥子》日译本与译者第16-18页
        2.2.1 《骆驼祥子》日译本第16-17页
        2.2.2 《骆驼祥子》的三位译者第17-18页
第三章 《骆驼祥子》中的文化负载词第18-23页
    3.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第18-19页
    3.2 文化负载词的分类第19-23页
        3.2.1 生态文化负载词第19-20页
        3.2.2 物质文化负载词第20页
        3.2.3 社会文化负载词第20-21页
        3.2.4 宗教文化负载词第21页
        3.2.5 语言文化负载词第21-23页
第四章 基于功能主义目的论原则与标准的分析第23-30页
    4.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渊源与发展第23页
    4.2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及翻译标准第23-30页
        4.2.1 目的原则第24-25页
        4.2.2 连贯原则第25-26页
        4.2.3 忠实原则第26-27页
        4.2.4 翻译标准第27-30页
第五章 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比较第30-43页
    5.1 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第30-32页
    5.2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第32-41页
        5.2.1 直译及直译+注释第32-34页
        5.2.2 意译第34-36页
        5.2.3 移译及移译+注释第36-38页
        5.2.4 音译及音译+注释第38-40页
        5.2.5 代换及代换+注释第40-41页
        5.2.6 解释第41页
    5.3 小结第41-43页
第六章 结语第43-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第50-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骆驼祥子》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下一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