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25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国内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 | 第11-15页 |
2. 国外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 | 第15-17页 |
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和分析 | 第17-18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 参与 | 第18页 |
2. 课堂参与 | 第18-19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19-25页 |
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9-20页 |
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第20-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一、 农村初中生课堂参与现状写真及分析 | 第25-45页 |
(一) 农村初中生课堂参与广度、参与机会及参与程度观察研究 | 第25-39页 |
1. 课堂参与广度 | 第25-29页 |
2. 课堂参与机会 | 第29-31页 |
3. 课堂参与程度 | 第31-39页 |
(二) 农村初中生课堂参与行为方式问卷调查 | 第39-45页 |
1. 初中生课堂参与行为方式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2. 各年级参与行为方式差异 | 第41-43页 |
3. 男女生参与行为方式差异 | 第43-45页 |
二、 影响农村初中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分析与讨论 | 第45-61页 |
(一) 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外部因素 | 第45-51页 |
1. 社会文化环境 | 第45-47页 |
2. 教材内容 | 第47-48页 |
3. 座位安排 | 第48-51页 |
(二) 教师因素对学生课堂参与产生的影响 | 第51-59页 |
1. 教师与参与机会 | 第51-52页 |
2. 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 | 第52-55页 |
3. 教师教学策略 | 第55-56页 |
4. 教师课堂提问 | 第56-59页 |
(三) 学生自身因素对课堂参与产生的影响 | 第59-61页 |
1. 性别 | 第59页 |
2. 成绩 | 第59页 |
3. 参与意愿 | 第59-61页 |
三、 关于促进农村初中生课堂参与的思考和建议 | 第61-67页 |
(一) 教师应形成积极的教学期望 | 第61-63页 |
(二) 课堂教学策略的使用 | 第63-64页 |
(三) 学生参与动机=参与期望×参与价值 | 第64-65页 |
(四) 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 第65-67页 |
四、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