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2.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5-17页 |
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3 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3.1.1 公司治理 | 第18-19页 |
3.1.2 自愿性审计与强制性审计 | 第19页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3.2.2 信号传递假说 | 第20-21页 |
3.2.3 信息假说 | 第21-22页 |
3.2.4 保险假说 | 第22页 |
3.2.5 简要评述 | 第22-23页 |
3.3 公司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 | 第23-26页 |
3.3.1 股权结构与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 | 第23-25页 |
3.3.2 董事会特征与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 | 第25-26页 |
4 实证分析 | 第26-36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27-30页 |
4.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2.2 研究变量选择 | 第28-30页 |
4.2.3 研究模型的选取 | 第30页 |
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30-36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30-31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4.3.3 回归分析 | 第32-36页 |
5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36-3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36-37页 |
5.2.1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36-37页 |
5.2.2 完善董事会制度,保障独立董事会职能的发挥 | 第37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