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农村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研究--以正安县第六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第2章 农村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概述第10-1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2.1.1 农村中学第10页
        2.1.2 课堂第10页
        2.1.3 分组教学第10-11页
    2.2 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1-12页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2页
        2.2.3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第12-13页
    2.3 正安县第六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现状第13-14页
        2.3.1 正安县第六中学学生的现状第13页
        2.3.2 正安县第六中学教师的现状第13页
        2.3.3 正安县第六中学物理教学器具现状第13-14页
第3章 正安县第六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研究第14-34页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第14页
        3.1.1 研究目的第14页
        3.1.2 研究对象第14页
    3.2 研究内容及研究流程第14-15页
        3.2.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3.2.2 研究流程第15页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5-16页
    3.4 实施分组教学的模式第16-17页
    3.5 农村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案例第17-25页
        3.5.1 案例一:让电灯发光(第一课时)第17-21页
        3.5.2 案例二: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第21-25页
    3.6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第25页
    3.7 分组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第25-28页
        3.7.1 分组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的统计第25-26页
        3.7.2 分组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的分析第26-28页
    3.8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第28-34页
第4章 农村中学物理课堂分组教学策略第34-36页
    4.1 实施分组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分组方式第34页
    4.2 实施分组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特点进行分组第34-35页
    4.3 在实施分组教学时要及时激励学生第35页
    4.4 实施分组教学后要多与学生沟通第35-36页
第5章 研究结果及评价第36-38页
    5.1 研究结论第36-37页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附录第39-45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39-41页
    附录二:教学案例图片第41-43页
    附录三:考试分数统计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往教学模式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以重庆市轻工业学校教学为例
下一篇:手工课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