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型的S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企业培训的作用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2.3 培训方式的发展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4 培训评估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员工培训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员工培训概述 | 第15页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2.1.3 成人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1.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7页 |
2.1.5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2.2 培训评估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柯式模型 | 第18页 |
2.2.2 CIPP模型 | 第18-21页 |
第三章 S企业员工培训评价问卷设计 | 第21-28页 |
3.1 S企业简介 | 第21-23页 |
3.1.1 S企业基本情况 | 第21页 |
3.1.2 企业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3.1.3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3.2 S企业培训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1 现有培训内容 | 第23-24页 |
3.2.2 现有培训形式和手段 | 第24-25页 |
3.3 基于CIPP模型的员工培训评价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3.3.1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3.3.2 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3.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7-28页 |
3.4.1 信度检验 | 第27页 |
3.4.2 效度检验 | 第27-28页 |
第四章 S企业员工培训评价 | 第28-39页 |
4.1 调查对象 | 第28-29页 |
4.2 员工培训背景评价 | 第29-32页 |
4.2.1 员工对培训的接受度较高 | 第29-30页 |
4.2.2 具有良好的培训环境与氛围 | 第30-31页 |
4.2.3 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不够全面 | 第31页 |
4.2.4 公司培训规划不到位 | 第31-32页 |
4.3 员工培训输入评价 | 第32-35页 |
4.3.1 培训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 | 第32-33页 |
4.3.2 员工期望加入更多实用性课程 | 第33-34页 |
4.3.3 内部培训师的能力不足 | 第34-35页 |
4.3.4 具备较丰富的培训设备 | 第35页 |
4.4 员工培训过程评价 | 第35-37页 |
4.4.1 培训方法单一 | 第35-36页 |
4.4.2 线上学习形式受员工欢迎 | 第36-37页 |
4.5 员工培训结果评价 | 第37-39页 |
4.5.1 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 | 第37页 |
4.5.2 员工普遍希望增加培训方式 | 第37-39页 |
第五章 S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39-49页 |
5.1 背景评价下的培训方案优化 | 第39-41页 |
5.1.1 加强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 | 第39-40页 |
5.1.2 制定完整、可执行的培训规划 | 第40-41页 |
5.2 输入评价下的培训质量优化 | 第41-44页 |
5.2.1 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 第41-42页 |
5.2.2 建设与培养内部讲师队伍 | 第42-44页 |
5.3 过程评价下的培训形式优化 | 第44-47页 |
5.3.1 课堂面授法 | 第45页 |
5.3.2 视听技术法 | 第45页 |
5.3.3 讨论法 | 第45-46页 |
5.3.4 案例研讨法 | 第46页 |
5.3.5 网络培训法 | 第46-47页 |
5.4 结果评价下的培训评估优化 | 第47-49页 |
5.4.1 培训前评估 | 第47页 |
5.4.2 培训过程评估 | 第47页 |
5.4.3 培训后评估 | 第47-48页 |
5.4.4 实施培训评估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附录A S企业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