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 第9-10页 |
1.1.2 学校培养目标的提升变化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STEMA理念下中职物理课堂信息化运作 | 第10-11页 |
1.2.2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11页 |
1.3 STEMA教育国内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预想 | 第11-13页 |
1.3.1 国外STEMA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STEMA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未来发展预想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行动研究法 | 第14页 |
1.5.2 文献法 | 第14页 |
1.5.3 案例研究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开发理论 | 第15-17页 |
2.1 教育学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1.2 使用问题解决导向的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2.1.3 宣扬杜威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第3章 中职物理创新实验教材开发过程 | 第17-31页 |
3.1 基本要求 | 第17-18页 |
3.1.1 提升物理学科能力,凸显创意特色 | 第17页 |
3.1.2 注重智慧课堂开展,挖掘课程内涵 | 第17页 |
3.1.3 重视课堂互动生成,突出个性发展 | 第17-18页 |
3.1.4 借用智能建立可视化过程,呈现新型效果 | 第18页 |
3.2 开发过程做法 | 第18-20页 |
3.2.1 倡导学科融合,创设两类物理创新实验空间 | 第18页 |
3.2.2 提升开发内涵,进行有关的教师团队培训 | 第18-19页 |
3.2.3 选拔兴趣苗子,开设物理创客拓展训练队 | 第19页 |
3.2.4 二次开发教材,编写推广课程 | 第19页 |
3.2.5 优化教学模式,使物理学科与通用技术有效整合 | 第19页 |
3.2.6 坚持以赛促教,逐步培育物理创新创客文化 | 第19-20页 |
3.2.7 促建教资库,积累开展创客教育的经验 | 第20页 |
3.2.8 打造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 第20页 |
3.3 课程开发的案例演示 | 第20-31页 |
3.3.1 创新课程设想 | 第20页 |
3.3.2 物理实验项目设计案例 | 第20-29页 |
3.3.3 项目物理创新实验优势 | 第29-31页 |
第4章 创新实验教材实践策略 | 第31-37页 |
4.1 创新实验教材实施策略 | 第31-33页 |
4.1.1“体验式”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 第31页 |
4.1.2“活动化”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 第31-32页 |
4.1.3 教师团队协作研发活动实施策略 | 第32页 |
4.1.4 学生携手家庭协作创意设计实施策略 | 第32-33页 |
4.2 创新实验课程自主学习设置评价体系 | 第33-35页 |
4.3 创新实验教材收获成果 | 第35-37页 |
4.3.1 提升了学生应用与利用网络的能力 | 第35页 |
4.3.2 促进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 | 第35页 |
4.3.3 实现了教育帮扶的扶贫目标 | 第35-3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41页 |
5.1 结论 | 第37页 |
5.2 相关建议与期望 | 第37-41页 |
5.2.1 关于物理创新课程资源建设建议 | 第37-38页 |
5.2.2 关于物理创新课堂实施建议 | 第38页 |
5.2.3 对STEMA教育的展望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43-45页 |
附录B STEMA理念实践课堂教师反馈调查表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