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

“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四、研究设计第16-17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7页
    六、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学社融合第17-18页
        (二)放学后儿童计划第18-19页
第二章 “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产生与发展第19-27页
    一、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产生第19-24页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第19-21页
        (二)教育现实的危机第21-23页
        (三)“学社融合”教育理念的影响第23-24页
    二、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发展第24-27页
        (一)酝酿探索阶段(1999年-2007年)第24-25页
        (二)初创运作阶段(2008年-2013年)第25页
        (三)成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第25-27页
第三章 “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内容与实施第27-43页
    一、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总体规划第27-28页
    二、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组织构成第28-31页
        (一)放学后儿童计划中的服务对象第28页
        (二)放学后儿童计划中的服务时间第28-29页
        (三)放学后儿童计划中的实施人员第29-31页
        (四)放学后儿童计划中的服务内容第31页
    三、“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实施策略第31-39页
        (一)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参与,加大财政投入第31-33页
        (二)各类社会教育设施的广泛合作第33-36页
        (三)周六教育志愿者联盟的协助与推进第36-39页
    四、“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案例分析—以鹿儿岛市为例第39-43页
        (一)鹿儿岛市放学后儿童教室计划的实施第39-40页
        (二)鹿儿岛市放学后儿童俱乐部的实施第40-41页
        (三)鹿儿岛市放学后儿童计划实施的评价第41-43页
第四章 “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影响第43-53页
    一、“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特点第43-45页
        (一)以保障儿童的权利为原则开展服务第43-44页
        (二)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多样的教育环境第44页
        (三)雇佣高素质的参与者保障教育的质与量第44-45页
        (四)整合各类型的社会教育资源拓展课外活动第45页
    二、“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优点第45-50页
        (一)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进步第45-46页
        (二)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有助于家长教育质量的提高第46-47页
        (三)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社区发展环境第47-49页
        (四)加强了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第49页
        (五)减少了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第49-50页
    三、“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所面临的挑战第50-53页
        (一)财政支持与资源分配的浪费第50-51页
        (二)放学后儿童计划相关法律的滞后第51页
        (三)教师人员流动频繁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第53-59页
    一、我国儿童放学后教育的现状分析第53-55页
        (一)放学后教育传统形式多样,但受到一些质疑第53-54页
        (二)放学后新兴教育受到欢迎,但仍需研究与完善第54-55页
    二、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对我国的启示第55-59页
        (一)建立儿童放学后教育组织,加大财政投入第55-56页
        (二)加强儿童放学后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第56-57页
        (三)丰富儿童放学后教育的活动内容第57-58页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放学后教育体系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研究
下一篇:精细加工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