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一)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研究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课题 | 第8页 |
(二)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研究是“数字化时代”的现实挑战 | 第8-9页 |
(三)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 第9页 |
(四)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研究是培养一批优秀教师的迫切要求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了解现状,分析深层次原因,深化教师素养研究 | 第10页 |
(二)建构教师有效教学的核心素养结构 | 第10页 |
(三)抓住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 第10-11页 |
(四)寻找更好的教师有效教学素养发展路径 | 第11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教学 | 第11页 |
(二)有效教学 | 第11-12页 |
(三)教师有效教学 | 第12-13页 |
(四)教师有效教学素养 | 第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三)相关研究评价 | 第19-20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2页 |
一、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对学生实践性强调不足 | 第21-22页 |
(二)重“教”而轻“学” | 第22-23页 |
(三)忽略“对话活动” | 第23-24页 |
(四)忽视个体差异 | 第24-25页 |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素养表现因素的分析 | 第25-32页 |
(一)内因:教师自身方面 | 第25-30页 |
(二)外因:教育政策、学校管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 | 第32-44页 |
一、教师注重教学效能意识 | 第33-38页 |
(一)以学定教 | 第33-35页 |
(二)以教促学 | 第35-37页 |
(三)温故知新 | 第37-38页 |
二、掌握教学中的“粗”与“细” | 第38-39页 |
三、及时从学生那寻找反馈 | 第39-40页 |
四、教师需要更多地谈论学,而不是教 | 第40-41页 |
五、教师应学会与学生交流、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教育 | 第41-42页 |
六、教师应乐于挑战并绝不止于“尽力”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提升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素养策略 | 第44-48页 |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内涵 | 第44-46页 |
(一)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 第44页 |
(二)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 | 第44-45页 |
(三)加强同事之间的洽谈与协作 | 第45页 |
(四)善于自我评价与反思 | 第45-46页 |
二、学校管理 | 第46-47页 |
(一)加强对教师素养的培训 | 第46页 |
(二)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 | 第46-47页 |
(三)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 | 第47页 |
三、认真落实学习相关教育政策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1 | 第53-54页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