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4页 |
·破囊壶菌 | 第8页 |
·破囊壶菌潜在的应用价值 | 第8-9页 |
·破囊壶菌发展前景 | 第9页 |
·破囊壶菌的主要代谢产物 | 第9-19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第9页 |
·PKS催化的DHA生物合成途径 | 第9-10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 第10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 | 第10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第10-11页 |
·不饱和脂肪酸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1-12页 |
·角鲨烯的概述 | 第12-15页 |
·角鲨烯的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角鲨烯的来源 | 第16-17页 |
·角鲨烯在日用品应用 | 第17页 |
·角鲨烯与甾醇类物质的关系 | 第17-18页 |
·角鲨烯的合成酶及其抑制的降胆固醇作用 | 第18-19页 |
·微生物来源的角鲨烯合成酶抑制剂及其活性 | 第19-21页 |
·Zaragozic Acid类 | 第19-20页 |
·希禾定:sethoxydim | 第20-21页 |
·浅蓝菌素:cerulenin | 第21页 |
·特比萘酚:Terbinifne | 第21页 |
·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 第21页 |
·细胞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菌种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相关溶液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液体种子培养 | 第26页 |
·摇瓶发酵培养 | 第26页 |
·菌体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27页 |
·菌体干重的测定 | 第27页 |
·细胞存活率测定方法 | 第27页 |
·菌体中鲨烯和胆固醇提取方法 | 第27页 |
·菌体中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 第27页 |
·高效液相测定鲨烯胆固醇的条件和方法 | 第27-28页 |
·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的条件和方法 | 第28页 |
·氧胁迫对于细胞内脂肪酸过氧化的影响以及细胞抵抗这种胁迫的反应 | 第28-29页 |
·样品中丙二醛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抑制剂对脂肪酸代谢途径与鲨烯代谢途径的影响 | 第29-30页 |
·促进剂对脂肪酸代谢途径与鲨烯代谢途径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2页 |
·Aurantiocytrium sp.BR-MP4-A1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1-34页 |
·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BR-MP4-A1菌株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32页 |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2-34页 |
·鲨烯与胆固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鲨烯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胆固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5页 |
·氧胁迫条件下,BR-MP4-A菌株细胞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35-39页 |
·双氧水诱导的脂过氧化实验 | 第35-36页 |
·t-butyl hydroperoxide诱发的脂过氧化实验 | 第36-37页 |
·茉莉酮酸甲酯诱导的脂过氧化实验 | 第37-38页 |
·cumeme hydroperoxide(CHP)诱导的脂过氧化实验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影响鲨烯合成因素的初步研究 | 第39-52页 |
·抑制剂对鲨烯合成的影响 | 第39-45页 |
·促进剂对脂肪酸、鲨烯合成的影响 | 第45-52页 |
4 结论 | 第52-54页 |
5 展望 | 第54-5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8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