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一、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和意义 | 第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6-9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浩劫后的复苏 | 第10-15页 |
一、时代条件 | 第10-11页 |
二、阶段性发展 | 第11-12页 |
三、重大成就 | 第12-15页 |
(一)创作发展恢复自由 | 第12-13页 |
(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 第13页 |
(三)理论研究深入推进 | 第13-14页 |
(四)代表人物不断涌现 | 第14-15页 |
第三章 争鸣中的前行 | 第15-20页 |
一、唱法之争 | 第15-16页 |
二、形态之辩 | 第16-18页 |
三、“民通”之生 | 第18-20页 |
(一)何为“民通” | 第18页 |
(二)“民通”的产生 | 第18-19页 |
(三)“民通”的发展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影响下的发展 | 第20-25页 |
一、社会变革 | 第20页 |
二、大众审美 | 第20-21页 |
三、风格之变 | 第21-22页 |
四、科技手段 | 第22-25页 |
(一) 现代媒体技术 | 第22-23页 |
(二) 广播电视产业 | 第23-24页 |
(三) MTV | 第24页 |
(四) 演出市场 | 第24-2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第25-30页 |
一、着力教育改革 | 第25-26页 |
二、挖掘传统文化 | 第26-27页 |
三、紧跟时代发展 | 第27-28页 |
四、大力保护“原生” | 第28-29页 |
五、研讨合作交流 | 第29页 |
六、强调多元发展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作者简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