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商会的服务功能提升研究--以上海市总商会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文献综述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3 理论概述第12-15页
        1.3.1 商会概念及分类第12-13页
        1.3.2 上海市总商会发展历程第13-15页
2. 我国商会的定位及服务功能第15-27页
    2.1 商会定位第15-18页
        2.1.1 解放初期(1949-1966)工商联的性质、目标及职能第15-17页
        2.1.2 改革初期:工商联的恢复与商会定位的确立第17页
        2.1.3 世纪之交至今:中国商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第17-18页
    2.2 商会服务对象第18-20页
        2.2.1 非公有制经济第19页
        2.2.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第19-20页
    2.3 商会服务供给方式第20-23页
        2.3.1 我国商会的政府供给第21-22页
        2.3.2 我国商会的市场供给第22页
        2.3.3 我国商会的志愿供给第22-23页
        2.3.4 我国商会的混合供给第23页
    2.4 商会服务功能——以上海市总商会为例第23-27页
        2.4.1 参政议政第23-24页
        2.4.2 教育培训服务第24页
        2.4.3 经济服务第24-25页
        2.4.4 信息及投资服务第25页
        2.4.5 对外交流服务第25-26页
        2.4.6 社会服务第26页
        2.4.7 维权服务第26-27页
3. 我国商会服务功能的制约因素第27-37页
    3.1 定位不清、职能交叉第27-29页
        3.1.1 商会定位不清第27-28页
        3.1.2 商会(工商联)职能交叉第28-29页
    3.2 实效性服务不足第29-31页
        3.2.1 服务功能开发不足、手段不多第29-30页
        3.2.2 服务能力不强第30-31页
    3.3 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第31-32页
        3.3.1 工商联商会平台建设和机制存在缺陷第31-32页
        3.3.2 工商联商会自身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第32页
    3.4 服务主体影响力不够第32-33页
        3.4.1 代表性不足,影响力消退第32-33页
        3.4.2 凝聚力不强,缺乏权威性第33页
    3.5 缺乏第三方评估平台和机制第33-35页
        3.5.1 民政部门开展评价存在问题第33-34页
        3.5.2 单独开展评价存在问题第34页
        3.5.3 联合开展评价存在问题第34-35页
    3.6 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健全第35-37页
        3.6.1 法律地位不明确第35页
        3.6.2 配套体制和对策相对滞后第35-37页
4. 国外商会的定位及服务功能第37-54页
    4.1 国外商会的定位第37-41页
        4.1.1 美国商会的定位第37-38页
        4.1.2 法国商会的定位第38-39页
        4.1.3 日本商会的定位第39页
        4.1.4 商会定位比较及借鉴第39-41页
    4.2 国外商会的服务对象第41-43页
        4.2.1 美国商会的服务对象第41-42页
        4.2.2 法国商会的服务对象第42页
        4.2.3 日本国商会的服务对象第42-43页
        4.2.4 商会服务对象比较及借鉴第43页
    4.3 国外商会的服务供给方式第43-47页
        4.3.1 美国商会的服务供给方式第43-44页
        4.3.2 法国商会的服务供给方式第44-45页
        4.3.3 日国商会的服务供给方式第45页
        4.3.4 各国商会的服务供给方式的比较和借鉴第45-47页
    4.4 国外商会的服务功能第47-54页
        4.4.1 美国商会的服务功能第47-48页
        4.4.2 法国商会的服务功能第48-50页
        4.4.3 日本商会的服务功能第50-51页
        4.4.4 各国商会服务功能的比较和借鉴第51-54页
5. 提升我国商会服务功能的对策第54-70页
    5.1 找准定位,做好“三性统一”第54-56页
        5.1.1 牢牢把握统战性第54-55页
        5.1.2 充分发挥经济性第55-56页
        5.1.3 切实体现民间性第56页
    5.2 增强基层商会服务力量第56-60页
        5.2.1 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第56-57页
        5.2.2 发挥基层商会服务优势第57-58页
        5.2.3 推动基层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第58-60页
    5.3 继续优化服务平台第60-64页
        5.3.1 完善四项机制第60-62页
        5.3.2 优化四大平台第62-63页
        5.3.3 推动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第63-64页
    5.4 增强各地联动,共振扩大影响第64-66页
        5.4.1 完善全国商会、行业协会互动机制设计第64-66页
        5.4.2 促进区域联动,提升发展活力的能级第66页
    5.5 搭建智库第66-68页
        5.5.1 智库的定位第67页
        5.5.2 智库的平台和机制建设第67-68页
    5.6 完善自身制度建设第68-70页
        5.6.1 健全工作班子、完善内部制度第68-69页
        5.6.2 加强党建工作、增强服务意识第69页
        5.6.3 提升能力素质、拓宽工作视野第69-70页
6.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A纺织品公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