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3页 |
1.2.1 提升顾客忠诚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11-12页 |
1.2.2 增强品牌的生命力,提升品牌价值 | 第12页 |
1.2.3 改变陈旧的营销策略,适应市场新变化 | 第12页 |
1.2.4 传播中国茶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消费者生活之中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简要评价 | 第14-18页 |
1.4.1 传统营销理念的创新——水平营销 | 第14-15页 |
1.4.2 运用水平营销的意义和作用 | 第15-16页 |
1.4.3 水平营销的应用 | 第16页 |
1.4.4 关于茶叶营销策略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5 文献评价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页 |
2.2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 3.0 理论 | 第18-19页 |
2.3 劳特朋的 4C营销理论 | 第19-20页 |
2.4 菲利普·科特勒的水平营销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碧螺春茶叶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1-27页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饮茶习惯 | 第22-23页 |
3.1.1 调查样本情况描述 | 第22页 |
3.1.2 样本年龄分析 | 第22-23页 |
3.2 消费者对碧螺春茶认知及购买行为 | 第23-26页 |
3.2.1 认知度 | 第23-24页 |
3.2.2 消费者获取茶叶相关信息渠道 | 第24-25页 |
3.2.3 消费者购买茶叶的渠道及用途 | 第25页 |
3.2.4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 | 第25-26页 |
3.3 总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苏州市场洞庭碧螺春营销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4.1 基于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 | 第27-29页 |
4.1.1 增加“快消品”营销模式,拓展低端市场 | 第28页 |
4.1.2 产品包装私人订制,增加碧螺春茶叶高端礼品市场竞争力 | 第28-29页 |
4.2 基于成本的营销策略 | 第29-31页 |
4.2.1 采用动态定价策略,个性化定价机制 | 第29-30页 |
4.2.2 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消费者时间和体力成本 | 第30-31页 |
4.3 基于便利的营销策略 | 第31页 |
4.3.1 便利地提供产品信息 | 第31页 |
4.3.2 便利的产品认购、提货方式 | 第31页 |
4.4 基于沟通的营销策略 | 第31-34页 |
4.4.1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 第32页 |
4.4.2 提高销售人员服务水平 | 第32-33页 |
4.4.3 鼓励客户推荐潜在客户 | 第33-34页 |
第5章 洞庭碧螺春营销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5.1 营销手段缺乏新意 | 第34页 |
5.2 业内新进入者威胁加剧 | 第34-35页 |
5.3 碧螺春茶叶市场产品鱼龙混杂 | 第35-36页 |
5.4 产品宣传搭便车现象严重 | 第36-37页 |
第6章 洞庭碧螺春水平营销策略设计 | 第37-43页 |
6.1 市场层面的水平营销策略 | 第37-39页 |
6.1.1 改变目标 | 第37-38页 |
6.1.2 改变营销情境 | 第38-39页 |
6.1.3 改变消费体验 | 第39页 |
6.2 产品层面的水平营销策略 | 第39-41页 |
6.2.1 提取健康元素 | 第39-40页 |
6.2.2 产品组合销售 | 第40-41页 |
6.2.3 开发衍生产品 | 第41页 |
6.3 营销组合层面的水平营销策略 | 第41-43页 |
6.3.1 引入信用卡积分概念创新定价机制 | 第41-42页 |
6.3.2 借鉴直销模式创新渠道管理 | 第42页 |
6.3.3 派发试用装创新宣传方式 | 第42-4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第43页 |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附件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