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第10-13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2 资料收集 | 第11-1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2.1 相关概念鉴定 | 第13-14页 |
| 2.2 西藏教育研究 | 第14-19页 |
| 2.2.1 国外关于西藏教育的研究 | 第14-15页 |
| 2.2.2 国内关于西藏教育的研究 | 第15页 |
| 2.2.3 教育援藏研究 | 第15-19页 |
| 第3章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在L中学的发展成效 | 第19-27页 |
| 3.1 拉萨L中学简介 | 第19页 |
| 3.2 “组团式”教育援藏新模式简介 | 第19-20页 |
| 3.3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在L中学的发展成效 | 第20-27页 |
| 3.3.1 办学成果 | 第20-21页 |
| 3.3.2 教师评价 | 第21-23页 |
| 3.3.3 学生评价 | 第23-27页 |
| 第4章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7-53页 |
| 4.1 学校整体发展存在的困难 | 第27-33页 |
| 4.1.1 资金支持方面 | 第27-28页 |
| 4.1.2 政策支持方面 | 第28-30页 |
| 4.1.3 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 | 第30-33页 |
| 4.2 援藏教师的选派与管理 | 第33-47页 |
| 4.2.1 援藏团队的选派 | 第33-42页 |
| 4.2.2 援藏团队的管理 | 第42-47页 |
| 4.3 教师团队内部团结存在的问题 | 第47-53页 |
| 4.3.1 北京援藏教师之间 | 第47-48页 |
| 4.3.2 本地教师与北京援藏教师之间 | 第48-5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9页 |
| 5.1 本研究结论 | 第53-56页 |
| 5.1.1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在L中学的发展成效 | 第53页 |
| 5.1.2 “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53-56页 |
| 5.2 对“组团式”教育教育援藏模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56-57页 |
| 5.3 研究不足及未来改进方向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