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发展概述 | 第15-17页 |
1.2 EPS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课题来源与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 第20-29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 第20-24页 |
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24-27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底层控制系统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EPS控制策略研究 | 第29-45页 |
3.1 助力特性曲线设计 | 第30-34页 |
3.1.1 助力特性曲线与路感 | 第30-33页 |
3.1.2 参数化助力特性曲线设计 | 第33-34页 |
3.2 回正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35页 |
3.2.1 回正控制模式触发规则 | 第34-35页 |
3.2.2 回正控制策略 | 第35页 |
3.3 助力控制模式与回正控制模式平稳切换的实现方法 | 第35-36页 |
3.4 基于Car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研究 | 第36-44页 |
3.4.1 Carsim软件简介 | 第36-37页 |
3.4.2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3.4.3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试验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EPS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45-59页 |
4.1 EPS控制器硬件电路总体架构 | 第45-46页 |
4.2 电源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4.3 主控芯片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4.4 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49-53页 |
4.4.1 方向盘转矩转角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49-51页 |
4.4.2 电机转子位置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51页 |
4.4.3 温度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4.4 点火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4.4.5 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 第53页 |
4.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4.5.1 三相逆变桥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5.2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4.6 CAN通信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7 故障指示电路设计 | 第56页 |
4.8 大电流与散热设计 | 第56-58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EPS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59-70页 |
5.1 EPS控制器软件总体结构与开发环境 | 第59-60页 |
5.1.1 EPS控制器软件总体结构 | 第59页 |
5.1.2 开发环境简介 | 第59-60页 |
5.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0页 |
5.3 电机转子位置确定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5.4 方向盘转角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第62-65页 |
5.5 PID控制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5.6 AD转换与DMA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5.7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5.8 软止点程序设计 | 第68-69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EPS控制器实车试验研究 | 第70-78页 |
6.1 实车试验设备简介 | 第70页 |
6.2 实车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6.2.1 传感器标定试验 | 第70-72页 |
6.2.2 原地助力转向试验 | 第72-73页 |
6.2.3 转向轻便性试验 | 第73-75页 |
6.2.4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 第75-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8-8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