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区域赛后交通需求管理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依据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本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交通需求管理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2.1.1 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的启示 | 第13-14页 |
2.1.2 美国交通需求管理的发展及其经验 | 第14-15页 |
2.1.3 欧洲交通需求管理的新方式及应用 | 第15-16页 |
2.1.4 日本交通需求管理发展的经验 | 第16-17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1 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 第17-18页 |
2.2.2 香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 第18页 |
2.2.3 台湾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 第18页 |
2.2.4 温州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交通需求管理理论分析 | 第20-35页 |
3.1 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3.1.1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 | 第20页 |
3.1.2 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 | 第20-22页 |
3.2 可持续发展与交通需求管理 | 第22-26页 |
3.2.1 交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3 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含义 | 第24-25页 |
3.2.4 交通需求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第25-26页 |
3.3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成本和效益分析 | 第26-29页 |
3.3.1 交通需求管理的影响效果 | 第26-28页 |
3.3.2 交通需求管理的性能指标 | 第28页 |
3.3.3 交通需求管理的费用评价 | 第28-29页 |
3.4 交通需求管理的公平性评价 | 第29-34页 |
3.4.1 公平性的定义 | 第29-30页 |
3.4.2 公平性的目标 | 第30-31页 |
3.4.3 交通公平性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3.4.4 交通需求管理对公平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奥运区域赛后供需分析 | 第35-47页 |
4.1 目前交通系统现状的主要症结 | 第35页 |
4.2 奥运区域赛后基础设施利用状况 | 第35-40页 |
4.2.1 道路设施的赛后利用 | 第36-38页 |
4.2.2 轨道交通 | 第38-40页 |
4.2.3 地面公共交通 | 第40页 |
4.2.4 停车场 | 第40页 |
4.2 奥运区域赛后需求分析 | 第40-43页 |
4.4 奥运区域实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 | 第43-45页 |
4.5 奥运区域交通需求管理的可行性论证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奥运区域赛后交通需求管理分析 | 第47-70页 |
5.1 交通需求管理的实施原则 | 第47-48页 |
5.2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选择 | 第48-55页 |
5.2.1 土地利用 | 第49-51页 |
5.2.2 公共交通 | 第51-53页 |
5.2.3 停车需求管理 | 第53-55页 |
5.3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组合 | 第55-61页 |
5.3.1 正交设计法 | 第55-57页 |
5.3.2 SP 调查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5.4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优选 | 第61-69页 |
5.4.1 优选方法 | 第61-62页 |
5.4.2 优选过程 | 第62-69页 |
5.5 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实施的保证 | 第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交通行为问卷调查表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