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绪论 | 第14-2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14-20页 |
1.3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1.3.1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 第20页 |
1.3.2 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基本意义——具体位移义 | 第21-27页 |
2.1 作谓语中心的趋向动词“出/出来”的语义特征 | 第21-22页 |
2.2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语义特征 | 第22-23页 |
2.3 趋向动词“出/出来”的位置及句子构件 | 第23-24页 |
2.4 句子构件的语义特征对趋向补语“出/出来”基本趋向义的制约作用 | 第24-25页 |
2.5 位移动词和非位移动词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引申意义 | 第27-33页 |
3.1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抽象位移义 | 第27-29页 |
3.2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由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 | 第29-30页 |
3.3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从无到有的结果义 | 第30-31页 |
3.4 趋向补语的“到”义 | 第31-32页 |
3.5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超过”义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趋向补语“出/出来”语义引申的制约因素考察 | 第33-37页 |
4.1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基本趋向义引申为抽象义的制约因素 | 第33-34页 |
4.2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示趋向义引申为表示“到”义的制约因素 | 第34-35页 |
4.3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示“到”义引申为表示“超过”义的制约因素 | 第35页 |
4.4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趋向义引申为表结果义的制约因素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趋向补语“出/出来”语义引申的认知解释 | 第37-46页 |
5.1 趋向补语“出/出来”的原型意义及其意象图式 | 第37-39页 |
5.2 趋向补语“出/出来”语义引申的隐喻解释 | 第39-46页 |
5.2.1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具体位移义引申为抽象位移义的隐喻解释 | 第39-41页 |
5.2.2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示抽象位移义引申为表示由隐蔽到公开的结果义的隐喻解释 | 第41-43页 |
5.2.3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示由隐蔽到公开的结果义引申为表示从无到有的结果义的隐喻解释 | 第43-44页 |
5.2.4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具体位移义引申为“到”义的认知解释 | 第44页 |
5.2.5 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具体位移义引申为“超过”义的认知解释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 | 第46-49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6-47页 |
6.2 本文的创新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