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12页 |
1.3.1 研究难点 | 第12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4.1 成就分享计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4.2 相关变量的研究 | 第14-20页 |
1.4.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1-28页 |
2.1 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1-22页 |
2.2 研究内容与假设 | 第22-23页 |
2.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3-25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3.2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2.4 研究过程与被试 | 第25-28页 |
2.4.1 研究过程 | 第25-27页 |
2.4.2 研究被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研究 | 第28-44页 |
3.1 研究步骤 | 第28页 |
3.2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的预研究 | 第28-33页 |
3.2.1 成就分享计划概念的界定 | 第28-29页 |
3.2.2 成就分享计划开放式问卷调查 | 第29页 |
3.2.3 编制预试调查问卷 | 第29页 |
3.2.4 被试 | 第29页 |
3.2.5 统计软件 | 第29-30页 |
3.2.6 统计分析结果 | 第30-33页 |
3.3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的构建 | 第33-36页 |
3.3.1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3.3.2 研究被试 | 第33-34页 |
3.3.3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探索 | 第34-36页 |
3.4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验证 | 第36-41页 |
3.4.1 研究被试 | 第36-37页 |
3.4.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37-38页 |
3.4.3 模型修正 | 第38页 |
3.4.4 成就分享计划内容结构验证 | 第38-41页 |
3.5 成就分享计划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41-44页 |
3.5.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3.5.2 研究方法和被试 | 第41页 |
3.5.3 信度分析 | 第41-42页 |
3.5.4 效度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员工成就分享计划差异性研究 | 第44-52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4.2 研究样本及方法 | 第44-45页 |
4.3 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第45-49页 |
4.3.1 性别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第45-46页 |
4.3.2 年龄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第46页 |
4.3.3 学历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第46-47页 |
4.3.4 职级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第47-48页 |
4.3.5 工龄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第48-49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成就分享计划对员工工作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 | 第52-57页 |
5.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52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52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52页 |
5.2 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52-53页 |
5.2.1 研究工具 | 第52-53页 |
5.2.2 研究方法 | 第53页 |
5.2.3 研究被试 | 第53页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5.3.1 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5.4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成就分享计划和工作态度及行为变量的中介效应研究 | 第57-66页 |
6.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57页 |
6.1.1 研究目的 | 第57页 |
6.1.2 研究假设 | 第57页 |
6.2 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57-60页 |
6.2.1 研究工具 | 第57-58页 |
6.2.2 研究方法 | 第58-60页 |
6.2.3 研究被试 | 第60页 |
6.3 中介效应分析 | 第60-65页 |
6.3.1 组织认同在成就分享计划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0-62页 |
6.3.2 团队认同在成就分享计划和团队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2-63页 |
6.3.3 自我效能感在成就分享计划和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3-65页 |
6.4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66-7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7.2 成就分享计划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 第67-71页 |
7.2.1 物质激励的局限性需要通过精神激励来弥补 | 第67-68页 |
7.2.2 避免精神激励的表面化、单一化和过度化 | 第68页 |
7.2.3 成就分享计划四维度内容管理实践分析 | 第68-70页 |
7.2.4 不同人口统计学差异对策 | 第70-71页 |
7.2.5 注重对员工工作情感认知的关注 | 第71页 |
7.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82页 |
附录1:成就分享计划开放式问卷(简化版) | 第77-78页 |
附录2:成就分享计划预试问卷(简化版) | 第78-79页 |
附录3:成就分享计划正式问卷(简化版)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