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LoWPAN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0-15页 |
1.2.1 6LoWPAN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2 DragonLab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25页 |
2.1 IPv6技术 | 第17-18页 |
2.1.1 IPv6地址类型 | 第17页 |
2.1.2 邻居发现 | 第17-18页 |
2.1.3 自动配置 | 第18页 |
2.2 6LoWPAN技术 | 第18-22页 |
2.2.1 6LoWPAN技术优势 | 第19页 |
2.2.2 6LoWPAN体系架构 | 第19-20页 |
2.2.3 6LoWPAN首部压缩 | 第20-22页 |
2.3 RPL技术 | 第22-24页 |
2.3.1 RPL协议简介 | 第22页 |
2.3.2 RPL控制消息 | 第22-23页 |
2.3.3 DODAG创建过程 | 第23-24页 |
2.4 Contiki操作系统 | 第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 6LoWPAN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 第25-43页 |
3.1 Contiki操作系统移植 | 第25-29页 |
3.1.1 下位机硬件平台 | 第25页 |
3.1.2 上位机软件环境 | 第25-27页 |
3.1.3 Contiki裁剪与移植 | 第27-29页 |
3.2 温度监测系统整体设计 | 第29-30页 |
3.3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现 | 第30-38页 |
3.3.1 传感器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3.2 传感器工作流程 | 第31-32页 |
3.3.3 传感器应用程序接 | 第32-34页 |
3.3.4 传感器节点UDP通信实现 | 第34-38页 |
3.4 6LoWPAN网关设计与实现 | 第38-42页 |
3.4.1 6LoWPAN网关总体设计 | 第38-39页 |
3.4.2 边界路由器工作流程 | 第39-40页 |
3.4.3 串.处理 | 第40-41页 |
3.4.4 6LoWPAN网关测试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监测系统优化与性能分析 | 第43-52页 |
4.1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第43-45页 |
4.1.1 传感数据传输部分的实现 | 第43-44页 |
4.1.2 传感数据显示部分的实现 | 第44-45页 |
4.2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 第45-46页 |
4.3 数据查询模块实现 | 第46-47页 |
4.4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4.4.1 数据采集模块测试 | 第48-49页 |
4.4.2 数据查询模块测试 | 第49-50页 |
4.4.4 数据抓包分析 | 第50-51页 |
4.4.5 数据传输性能分析 | 第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 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